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在19个月大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她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一生中,她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作品,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伟大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海伦·凯勒为“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她留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勇敢乐观地接受生命的挑战,你就能赢得生命中的光明。海伦·凯勒是乐观的代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哈佛精英档案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海伦·凯勒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1岁多的时候,她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可是,海伦·凯勒并没有向生活低头,而是一直朝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毅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为了能清楚地发音,她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
7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安妮·莎莉文老师。莎莉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的指导下,海伦通过用手触摸学会了手语,通过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通过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了说话。沙利文老师的善解人意和如阳光一般的爱心深深影响了海伦,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入心田。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没过几个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语交谈。不到一年,她便读完了德文作品《威廉·退尔》。
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2年后,她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并于1924年成立海伦·凯勒基金会,加入美国盲人基金会,作为其全国和国际的关系顾问。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这就是海伦对她不幸生活的态度。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中的所有苦难都会如阴影一般遁形。其实,最可怕的不是困难和苦难的降临,而是没有一颗乐观坚强的心。
1968年,88岁的海伦,这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在鲜花环绕中告别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