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合一 悦纳自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心身合一 悦纳自我

当今人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而精神无比迷茫的状态,很多人陷入原始本能的圈子里。人人都渴望幸福,幸福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理由。

爱是打开生活幸福之门的钥匙。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可能与幸福结缘,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付出爱、得到爱。爱自己是个人的修行,这条路上还会有创伤,但只要我们懂得悦纳自我,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谐相处,就会找到幸福之路。好好爱自己,是我们人生的终极功课。

只有心灵和身体都和谐健康,幸福才会常相伴。

案例分析

一、被伤害的父子关系

楼上又传来父亲高声的怒骂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叫声,邻居们都习以为常,知道五楼那家又打孩子了。邻居听说这家父母都是搞教育工作的,可怎么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吴强是市教育局的干部,分管全市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女主人晓娟是大学的一名教师。吴强经常出席教育系统的会议,说起教育头头是道,可他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儿子吴小强让他伤透了脑筋。上高二的儿子不仅学习成绩差,还染上了网瘾。父亲吴强觉得儿子让自己很没面子,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评论他。人们从吴小强身上看不到一点青少年的朝气蓬勃的精神头,他像个小老头一样精神萎靡。儿子从小就不喜欢父亲,他希望母亲能离开父亲,自己和母亲一起生活。在他眼里父亲是个暴君。

儿子吴小强控制不住自己去网吧的脚步,父亲吴强也控制不住自己暴打儿子的行为。如果妻子晓娟护着儿子,他会毫不留情地连妻子一起暴打,他觉得儿子不争气都是妻子无原则溺爱的结果。而妻子晓娟每次都能忍,她能理解吴强的怒气,包容他的发泄。一次吴强对母子俩大打出手后,还高声叫嚷着“滚!你们俩给我滚出家!”晓娟却强拉着儿子让他给父亲下跪,哀求父亲不要让他们离开。母亲的行为让吴小强极度失望,但母亲一次次含泪对儿子说:“我都是为了你!”

在小强的印象里,从小到大只要成绩不好就要挨揍。父亲对他教育的方式就是打,不但用拳打,还用脚踢,常常因为一点小错就大打出手。有一次父亲把他从楼上一直打到楼下,后来他就不爱上课了,经常迟到、逃学、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晚上失眠,甚至想辍学。他的不良表现招来父亲更多的打骂,他对父亲的仇恨也一点点增加。

从事教育工作的吴强,自己都觉得很丢脸。虽然每次打完孩子他也会内疚,但再次发现小强表现让人失望时,他对小强照打不误。

一次父亲边打小强边叫着:“我打死你!”17岁的小强抓住父亲的双肩吼道:“吴强,我要杀了你!”这一声把吴强和晓娟都惊呆了,意识到再打下去就有不可收拾的后果。吴强瘫软在沙发上,晓娟直哭:“孩子,你怎么可以对你父亲说这样的话!”从此,父子陷入冷战。奇怪的是,每次小强生病,吴强也会感到不适。如果小强发烧,父亲就会觉得头痛嗓子痛。临近高考了,父子关系没有丝毫缓解。

母亲晓娟很着急,却无能为力,她只有哭泣和叹息。高考在即,可小强的成绩却越来越差,母亲为小强找了补习班,可补课老师说小强经常逃课去网吧。母亲只好守着他,他对母亲说知道去网吧不对,知道这样会让母亲生气,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父亲吴强虽然没有与小强亲密接触,但心里依然牵挂。他不知道这个家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他在工作上很有创意,在教育系统很有影响力,每次全省的工作评比中成绩出众,而儿子却是他的软肋。他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教育,特别是德育。他觉得自己有双面人格,有时他都不认识自己。人到中年,与儿子的关系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当看到儿子冷漠仇视的目光,就觉得自己这一生太失败了。

二、为何父子关系会陷入泥潭?

吴强的家庭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当然跟吴强随意打骂儿子有直接关系,他使成长中的儿子失去安全感,失去尊重,最后自我放弃。父亲的责任在哪儿?他太在意孩子的成绩,在意孩子行为的对错。当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好时,他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手段,他没有给孩子肯定、信任和支持。父亲打骂,母亲袒护,儿子借此让自己陷入壳里退化,变成消极的人。儿子排斥父亲,依恋母亲,这种依恋的关系让他不愿长大。母亲晓娟一意要保持家庭的完整,甚至要儿子为父亲下跪哀求。看起来她是在忍辱负重,事实上她与儿子结成了同盟。她太热衷于母亲的角色。17岁的儿子在心理、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母亲意识不到这点,她要做儿子的保护神,同时她也不能失去丈夫。而愿意对母亲不断呈现问题的儿子,并不是因为妈妈有多么尽职,而是儿子要控制母亲,他要使母亲离不开他。小强的母亲认为“他爸就知道打孩子,如果我不管这个孩子就完了”,这就使儿子和母亲的距离亲近,在家庭关系中把父亲给抛弃了。17岁的小强认为他现在的样子是父亲的打骂造成的。他把父亲的打骂作为自己学习成绩下降,无力面对挫折,沉迷网络虚拟世界的理由。事实上,是他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是他自己放弃学习,沉迷网吧的,而不是父亲造成的。对于17岁的儿子来说,很多行为都是可自控的,而不是被迫的。

吴强的家庭关系有很多问题,而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互动的结果。这是谁的责任?如果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因果,认为是原因的东西,本身可能是结果,因果是互换的、循环的,而且经过无数次循环形成了现在的格局。重要的是观察关系,而不是观察家庭教育中的对错,家庭关系是一种存在性的关系,没有谁对谁错。

从事教育工作的吴强掌握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但自己的亲子关系却非常糟糕。他不明白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正是他太重视教育了,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和在校表现,反而忽视了与儿子的良好关系。晓娟以为无微不至照顾孩子就会得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实不然。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母亲理解孩子,孩子理解母亲,母亲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会动不动就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吴强夫妇都从事教育工作,但他们却没意识到关系大于教育。这也是他们自我感觉失败的原因。其实父母不需要说很多教育理念,不必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只要有良好的关系就行。良好的关系不是过度亲密、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独立、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教育的正确或错误不重要,有效才重要。吴强回到家中还扮演教育官员的角色,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他表现得越权威,儿子越不听话。这种无效结果让他遇到问题就会恼羞成怒大打出手,直接破坏家庭关系。其实社会和家庭的现实并不像教育家的理论那样理性和单纯,实用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当吴强与儿子建立和谐的关系时,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当然,良好关系的重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学会在创伤中让生命成长

吴强的家庭看起来问题多多,是不是这个家庭就没有重获幸福的希望了呢?其实父子关系痛苦了,痛苦就是觉醒,就是自我觉察。只要家庭成员有坚定的信念,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幸福并非遥不可及。

1.悦纳自我,找准角色定位。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吴强是一个爱的能力欠缺的人。首先他不够爱自己,不能接受自己一方面是教育官员,一方面又无力教育好自己孩子的现实。他不满意的不仅是儿子,更是他自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没有能力爱别人、包容别人的人。于是,他对亲生儿子的爱也附有条件。女主人晓娟把“一切为了儿子”解释为爱,其实她是舍不得放手,使孩子在依恋的环境下不愿长大。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小强不懂得怎样得到爱,付出爱。于是他让自己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

如果家庭成员能从心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且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情况可能会大不同。

2.尝试改变,在创伤中成长。只有父亲才能真正引导男孩长大。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同,这个时候如果父亲挫败他、批评他、打骂他,孩子就很难形成对父亲的热爱。孩子会产生畏惧感,并与其保持距离。最终对父亲表现出强烈否定和攻击情绪。父亲的责任在哪?在于他只在意自己作为教育官员的感受,而不愿去了解儿子的痛苦,在非常关键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心灵上的支持。对于父亲来说,应该多给儿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些否定和批评,更不能打骂。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父亲应该试着改变,多看孩子的优点,并且去放大它。

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伴随创伤体验,这是成长的需要。对于17岁的儿子小强来说,父亲暴力带来的创伤远远没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变得消极带来的伤害大,真正伤害到小强的是他自己的态度。小强的创伤迟迟不能愈合且不断恶化,这只能说明小强自己不愿意成长。

对小强来说,必须自己面对问题。只有他才能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负责。对于这个男孩来说,从现在起要做一个决定,选择消极逃避的生活方式还是积极面对生活,如果他不做这个决定谁也帮不了他。

如果父子都愿意改变,就会在创伤中成长,温暖的亲情会抚平创伤。

3.正视现实,寻求心理帮助。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靠现有的能量不足以重建自己的心灵时,专业的心理咨询会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除心理问题。他不会像熟人或朋友一样针对某件具体的事情单纯地出主意想办法,而是让你学会面对问题时应保持应有的觉察,帮助你认识自己与社会,渐渐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适应现实生活的方法,获得一种自我成长与提升。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同在。每个人的过去都为现在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心理咨询最大的功能就是让你全面深度地反思自我,审视自己的过去。通过了解自己经验的形成过程,观察是否有对自我判断的曲解或对某些经历、情感体验的过分关注,来观察自己的“现在”,了解困扰的来源,从“过去”的束缚中走出来,进入新的世界,借此而洞悉未知的未来。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外部世界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学会一些有效沟通的技巧,能够有效地区分问题的发生是个性不同还是观念不同所致,和不能亲密的人保持和谐关系,和亲密的人保持亲密关系,这是人格成熟的表现。

延伸阅读

一、社交关系的有关概念

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的源头,也是痛苦的发源地。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周围人的关系至关重要。

1.依恋风格。社会心理学家近30年的研究发现,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一词最初是用来描述婴儿与哺育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在婴儿出生后,大多数时候母亲就是哺育者,在这种母婴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婴儿就体验着与母亲关系的安全程度。儿童心理学家发现了大致三种依恋的模式,分别是安全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依恋风格虽然形成于婴儿时期,但它对个人的人际行为影响则是终生的,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总的来说,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安全型的个体都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依恋这一概念现在也不再局限于婴儿期与哺育者的关系,甚至已经扩展到恋人、挚友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中。

2.自我评价。婴儿在与母亲的互动中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

安全型的婴儿就很可能成长为自我评价高,对他人态度积极,渴望人际亲密,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适的人。那些在人际交往时感到焦虑不安的人通常都是缺乏自信,自我评价水平低的人。当然,在哺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评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经历和他人的反馈发生改变。生活中重要的人,如父母、伴侣、同伴都会对自我评价形成影响。

3.人际信任。信任是相信并敢于托付。有些学者将其具体陈述为个人的言辞、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期望。缺少人际信任的人通常很难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人际信任程度高的人一般会感到生活幸福,更容易为他人喜欢和尊重。他们愿意结交朋友,在人际关系中较少会产生内心冲突。

4.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也称首因效应。是指人们第一次见到某人时形成的最初印象和判断。这些最初的感觉和判断会影响我们日后对该人的评价,以至于有时我们并不在意在后来交往中所感受到的内容,而很自然地服从于第一印象。

5.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指由于人身上的某一特点过于突出,使我们仅关注这一特点,而个体的其他特点都好像在光环下变得暗淡。

二、与社交关系有关的一些个体问题

自卑。弗洛伊德将人的动机结构基础看成是性和攻击,而阿德勒则认为追求优越是人一生的推动力。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还喜欢与他人保持一致。不愿表明自己的观点,需要努力寻找他人的认同,求同的需求很强烈。

孤独。即孤单寂寞,渴望亲密关系却无法获得满足的消极心态。不想要朋友的人不会觉得孤独,但想要朋友却没有朋友的人就会有孤独的感觉。孤独产生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遗传、个人经历、文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孤独与缺乏人际信任有很大关系,而回避型的人对人际信任感受较低。

敌对。常常表现为对他人冷眼相看,冷漠仇视,是一种潜在的攻击状态。个体主观上觉得对方的行为对自己不利,或觉得对方看不顺眼,令人厌恶,便会在表情和行为上表现出敌对的一种状态。

多疑。多疑的人喜欢把生活中无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种多疑心态对人际交往极为不利。有多疑心态的人就容易把别人无意识的行为想象成是对自己的敌意,总是怀疑别人欺骗、暗算自己,从而与别人产生距离和矛盾,影响到人际交往。与一般的猜测和怀疑不同,多疑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无端的生疑,经常是为了找到证明自己偏见的证据而猜疑。

关于心理咨询

如今许多原来不把心理问题当回事的人,已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疾患,并产生了主动求助心理医生的愿望。但不少人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产生了一些曲解,使心理问题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而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较晚,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有是左顾右盼,才鼓足勇气去找心理咨询师。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来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精神疾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种种原因,让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去就诊。

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焦虑、忧郁、烦躁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见不得人。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浑浑噩噩过一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精神病就是疯子,其实他们所说的精神病严格地讲是“重症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区别。绝大部分精神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没有自知力,更不会主动求医。

2.心理学≠窥见内心

许多来访者不愿或羞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猜出他心中的想法,不然就表明咨询师水平不高。

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可以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一定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行咨询与治疗。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咨询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恰当的心理帮助。

3.心理咨询师≠救世主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所有的心理包袱丢给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需思考、努力。多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就是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开药、治疗,一切由医生说了算,病人只管配合、服从。来访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医学模式带进心理咨询。然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物,心理咨询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去改变。来访者应该意识到,“救世主”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的目标。倘若把自己完全交给心理咨询师,消极被动,推卸责任,只会一事无成。

4.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

来访者中还有另一种极端的认识,就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大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心理咨询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程序,它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识,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

社会变革引起人际关系、生活节奏的改变,心理压力随之加大,成为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咨询越来越被人们需要。在发达国家,人们已把心理咨询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甚至以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引以为荣。就像感冒发热到医院看病一样,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心理咨询是不断自我觉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访者与心理咨询师进行配合,不断自我成长,就会挣脱心灵困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指导语:以下表格中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下述情况影响您的实际感觉,在每个方格中选择一格,画个钩“√”。

量表的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

1.该量表含90个项目,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者的自觉症状等特点。它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

2.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

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

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

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

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量表的统计指标

SCL—90的统计指标以总分和因子分作为统计指标。

总分项目

(1)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2)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

(3)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

(4)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

(5)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因子分

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因而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廓图(Profile)分析。

量表的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

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

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1)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

(2)强迫症状: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

(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主要反映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4)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

(5)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指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

(6)敌对: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

(7)恐怖:包括13,25,47,50,70,75和82,共7项。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

(8)偏执: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

(9)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其中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

19,44,59,60,64,66及89共7个项目,未能归入上述因子,它们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我们在有些资料分析中,将之归为因子10“其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