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不必都入仕》是什么意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学而优不必都入仕

学而优不一定“入仕”

学而优不一定仕而优

学成文武艺,货时比三家

中国有句古话,“学而优则仕”。对这句话的理解,古今颇有分歧。古人的理解是,学习之外还有余力,就去做官。而今人的理解(准确地说,是对这句话的误解)则是,一个人如果学有所成,就应当去做官,为国家效力。《增广》有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许多西人据此判别,中国人自古酷爱读书。这叫“望文生义”。在咱们中国,从古至今,许多“头悬梁、锥刺股”、以萤火为光照明读书的人,多是为了做官。这却是西人所不知道的。

事实如何姑且不论,这里主要回答“学而优”者是否真的就可或该去“入仕”(即做官)。

学而优可以去“入仕”。从积极的一面看,官员是专设来为国家、民族效力的。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理想,获得自身的生存空间应该去做官。所以,作为“学而优”这部分人,做官应是一种较高甚至最高的人生追求。谁都知道,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做官才做到了成功并真正达到人生奋斗的顶峰呢?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苏氏三杰”、两袖清风的张居正以及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豪杰文天祥,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等等。读到这些名垂青史、深为人们所钦慕和向往的事迹,许多读书人都觉得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入仕”。从消极的一面看,官总是要人去做的,作为“学而优”的人不去,必会有“学而劣”的人去代替。与其让一批无德无才的人去占据这些宝座,危害民族、国家,不如自己担当起重责。

学而优不一定仕必优。很多人以为,学而优,为官必优,这是天大的错觉。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真正的学而优者,当起官来反不见其优。古代的屈原、陶渊明,今天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荐选拔出来的不少教授、专家,做官后不仅未风光无限,反沦落至十分“凄凉”的境遇。如怀才不遇者,空有满腔抱负、一身本事,却叹没有伯乐、没有明君,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没有“表演”的机会。待到行将就木仍郁郁不得志,直至“入土为安”时才发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哀叹。当官也不见得都会一帆风顺,官也不好当,有时耗费一辈子,却什么都得不到。既然“当官”与“学而优”不一定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入仕,岂不浪费了一生的大好光阴,使自己学终无用处。与其如此,倒不如中途改弦更张。所以,官场中也有许多人,到一定时候,又重新走上教化众生、开启民智之道,从另一个角度去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

仅学而优往往“成仕不足”。学而优不一定能入仕,学而优也不一定非要入仕,当官不一定是成为人才的唯一途径,也不是走投无路的最差选择。倘败在“仕”上怎么办?把握得好,中途放弃,改道而行,终究还成就了大业。如回归乡野的屈原,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被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流芳千古。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官员当官与做学问、做生意都取得了成功,如身残志坚的司马迁写出了历朝历代奉为圣典的《史记》;功成身退的范蠡淡出朝政,却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商贾;已身为相父的吕不韦仕途、商场两不误,最终实现了对秦国商业的垄断……

古人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即人生在世,首求立功,立功无门可寻立德,立德不成则可立言——著书立说。当今社会,应该还有一立——立财。投身商海成就伟业,也不失为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途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