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悠然自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随遇而安,悠然自得

有位哲人说:“由古至今,人类煌煌文明发展史,唯一的动力和能源即是——追求幸福。”的确,很多人,包括你、我、他,都想要幸福,但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在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相信每个人对幸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定义。有的人认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世上留下好名声、功成名就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丰衣足食、居有定所,一生吃穿不愁、生活舒适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健康平安、无疾而终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两情相悦,与爱人厮守一生,爱情永恒就是幸福;还有的人认为,有权有势、安步当车、前呼后拥就是幸福。可见,幸福是一种感觉,没有标准,因人而异。

在不同的时期,幸福也会有不同的标准。同一个人,当他饥渴难耐时,他会觉得吃一个馒头、喝一口凉水就是幸福;当他吃饱喝足后,山珍海味、玉液琼浆他也不觉得美味。家庭和睦时,天伦之乐是幸福;家庭不睦时,天伦成为“奢望”;好友相聚、心情愉悦时,一杯浊酒即幸福;“冤家”聚头、心情凄苦时,一杯美酒也会变成“毒液”。

《菜根谭》中写道:“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意思是说:佛家主张,凡事都要顺其自然,不可勉强;凡事都要按照本分去做,不可妄贪其他“身外之事”。这“随缘”和“素位”四字是为人处世的秘诀,就像是渡过大海的浮囊。因为人生的路途遥远,假如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必然会引起许多忧愁、烦恼;反之,假如凡事都能随遇而安,到处都会感受到悠然自得的乐趣。

有个人到寺庙里去游玩,他看见菩萨坐在上面,就问道:“请问菩萨,您在想什么?”

菩萨说:“我什么也没有想。”

“那我们为何猜不透您的眼神?”

“噢,是这样,”菩萨安详地笑了笑,“我的心明净得像水,可以清澈见底。我什么也没有想,也不受外界情况变化的影响。所谓的七情六欲,而我看来都是身外之物。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成为圣人了。一个人生下来,什么都没有,如果他能随遇而安,当劳作时劳作,当休息时休息,能心情快乐、助人为善,那何愁不会如彭祖那样活到800岁呢?”

“我活那么长时间干什么?”

“这个嘛,各人有各人的见识。”

“既然这样,我可不想成佛,我还是随遇而安吧。多谢菩萨指点。”这个人说完走出了山门。

不要把幸福的标准定得太高,生命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细心品味,都可以说与幸福有关。

很久以前,一个富翁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翁看着穷人简陋的茅舍、身上穿的破旧衣服,非常轻蔑地说:“这算什么幸福?我的幸福可是百幢豪宅、千名奴仆啊。”

过了不久,一场大火把富翁的百幢豪宅烧得都化为了灰烬,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翁沦为乞丐。

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的已沦为乞丐的那个富翁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给他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看着那碗水说:“幸福就是天能够尽快凉快下来。”“幸福就是马上能够解渴。”“幸福就是此时我手中的这碗水。”

沦为乞丐的富翁对幸福的理解充分说明,一个人随遇而安就能感受到幸福,这不失为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够富裕,也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太过平淡。或许你没有足够多的金钱去游览名山大川或出国观光,但是,骑上单车奔驰在原野上,感受麦苗黄、豆花香、阳光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你可能没有足够多的金钱去购买宽敞的住房或华美的服装,但是,即便身居陋室、身穿布衣,只要能感受到会心的笑、饭菜的香、团圆的乐,又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随遇而安可以让人们享受到生活中更多的幸福,可以为人们省去许多麻烦和烦恼,可以让人们保持一种轻松、平静的心态轻装前行,快意人生。

随遇而安,把幸福的标准放低一点,并不是要人们庸碌无为,也不是要人们丢掉进取心,而是要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量力而行的一种明智选择。

把幸福的标准定得低一点,享受每天的生活,享受每天的阳光,享受家人的温暖,享受点点滴滴的快乐,你就能感受到悠然自得的美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