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人更容易嫉妒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不自信的人更容易嫉妒

古人曰:“人有才能,未必损我之才能;人有声名,未必压我之声名;人有富贵,未必防我之富贵;人不胜我,固可以相安;人或胜我,并非夺我所有,操心毁誉,必得自己所欲而后已,于汝安乎?”嫉妒,是毒害纯洁感情的毒药,是吞噬善良心灵的猛兽,是丑化面容的黑斑,其气来源于你心中的狭隘与不自信。其实,嫉妒是无能的表现,因为自己不能达到对方的高度,无法获得对方的荣誉,只好用嫉妒心理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培根曾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感中,嫉妒之情恐怕是最顽强、最持久的了。”在众多心理状态中,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基于内心的狭隘和不自信,人们很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埋怨上天的不公平。虽然,“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这种心理的疾病不及时根除,那嫉妒就会越来越紧地束缚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心灵透不过气来。

在《三国演义》里,有众人皆知的“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赤壁之战结束后,孙刘两家均欲取荆襄之地,如此一来,才能全据长江之险,与曹操抗衡。刘备屯兵在油江口,周瑜知道刘备有夺取荆州的意思,便亲自赶赴油江与刘备谈判。谈判之前,刘备心中忧虑,孔明宽慰说:“尽着周瑜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后来,周瑜在攻打南郡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吃了败仗,自己还身中毒箭,不过,周瑜还是将曹仁击败。可是,当周瑜来到南郡城下,却发现城池已经被孔明袭取,周瑜心中十分生气:“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

周瑜一直想夺回荆州,先后与刘备谈判均无好的结果,这时,刘备夫人去世。周瑜便鼓动孙权用嫁妹之计将刘备诱往东吴而谋杀之,继而夺取荆州。没想到此计又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让刘备与吴侯之妹成了亲。到了年终,刘备以孔明之计携夫人几经周折离开东吴,周瑜亲自带兵追赶,却被云长、黄忠、魏延等将追得无路可走。顿时,蜀军齐声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这次,周瑜气得又差点昏厥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周瑜被任命为南郡太守,为了夺取荆州,周瑜设下了“假途灭虢”之计,名为替刘备收川,其实是夺荆州,不想再次被孔明识破。周瑜上岸后不久,就有大路人马杀过来,言道“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再次迸裂,昏沉将死,临死前还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周瑜本聪明过人,才智超群,但却心胸狭隘,对于比自己技高一筹的诸葛亮耿耿于怀,心生嫉妒,最终落得个气绝身亡,怀恨而死。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宛如毒药,周瑜被嫉妒的心态所缠绕,最后,无异于自饮毒酒。他因嫉妒而死,我们不难发现,嫉妒之源来自两方面,一是心胸狭隘,二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试想,如果周瑜能够心胸开阔,对自己充满自信,也就不会英年早逝。

另外,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嫉妒心理是具有等级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两个竞争者才会有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只会嫉妒与自己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比自己表现优越的人,而不会嫉妒与自己不在一个领域中的人。周瑜嫉妒诸葛亮,也是因为诸葛亮与他处在同一个领域,而且诸葛亮的能力比他强,而不会去嫉妒与他不处于同一领域的人,比如曹操、孙权。

曹丕嫉妒曹植,终留下了把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内心的狭隘,常常使我们的嫉妒心理越加严重,若不及时抽身而出,反而会被嫉妒所吞噬。古人曰:“欲无后悔须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好嫉妒的人自私而狭隘,他们往往自大,总想高人一等,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看到周围的人超过了自己,要么设法贬低对方,不然就陷害对方。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冲出嫉妒的黑网呢?

1.不自私,不嫉妒

巴尔扎克说:“嫉妒潜藏在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嫉妒的人一定是自私的,而自私的人肯定是有着嫉妒心理的,原来嫉妒和自私犹如孪生兄弟,彼此不可分割。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自私,不存在狭隘的心理,那么,他是不会对他人充满嫉妒之心的。因为嫉妒,他不希望别人比自己优越;因为自私,他总是想剥夺别人的优越。喜欢嫉妒的人从来不说一句好话,因为他们狭隘的心里容不下别人的长处,他以说别人的坏话来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在生活中,喜欢嫉妒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一方面他把所有比自己强的人都视为敌人,另一方面瞧不起那些比自己弱的人。

2.正确认识自己

对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尽早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脱出来,正视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学习对方的长处,这样,思想解脱了,心灵才会从嫉妒的黑网中解脱出来。所以,学会正视自己,扬长避短,努力冲破嫉妒的黑网,重新走向豁达广阔的天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