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无为”两字,人们常片面地误以为什么都不做、因循苟且、不去努力、也不去创新等。但这岂是圣人的心意,若真是如此,《道德经》又为什么要加上一句“无为而无不为”呢?光看“无不为”三个字,就知道无为其实是大有作为的!而什么是有作为中的无为呢?
现在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为”?一切逆于自然力量的努力,一切想要与大自然角力的作为,一切逆于大自然因果定律的妄想,这都是人为造作,既使谋得一时的成功,但终究必将溃败的,这种作为在经典中叫作“为”!
反过来说,顺应自然定律去做,顺应自然的力量去做,不与自然的力量对抗,让大自然的力量当你的靠山,这种合乎自然之道的努力,才能长远有益于世界,这种作为在经典中便称为无为。而为了让大家了解这种无为并非没有作为,而是有真正的作为,因此又说“无为而无不为”。
现在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无为吧!
《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想要垒座高高的城墙,或是建个可以眺望四方的高塔,必定要找一个地势高的地方来兴建才方便;想要挖个深深的沟渠或水井,必要找个低洼的地方来挖掘,这样才能省力又有效,这种顺应自然的作为就叫无为。若是找错了地方,硬是要从最低洼的山谷建高台,或是从最高的山顶挖深井,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很快就会失败的,这种逆着自然力量,想与大自然拔河的作为,就叫“为”,或叫“人为造作”。
古人建水坝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参考,他们不是把河道挖直了来建的,而是等到有大水灾来的时候,到上游抛下大量的稻草到洪水中,等到水退去之后,稻草会飘到河岸两旁,将水道“划”出两条轨迹来。然后古人就依着这两道轨迹筑起水坝。由于这水坝乃是完全顺着水势筑起来的,而不是逆着水势硬建出来的,因此这样的水坝不易溃堤。这种顺着正理的作为,便是无为的最佳表现了!
还记得前面讲过无字的意义吗?无的意思是不该在的都不在,该在的都还在。用在无为的解释上便是:违逆自然的作为都不存在,而该顺应自然作为都还在的意思。然而对于修行者来说,对外在大自然的无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内在大自然”的无为。
“内在的大自然”包括有形的身体及无形的心性两大领域,若能顺应身体的自然,保持正常的作息,纯净的饮食,便是在身体上的“无为法”;若能顺应心性的自然,保持对气机起伏本无意义的正见,在各种感受下都不分别取舍,任身中气机自在的流动而不挂碍,任气机自然的去造化,这便是在心性上的“无为法”了。
反之,如果昼夜颠倒,违反身体正常的作息,最后只有靠着药物来提振精神,或靠着安眠药才能睡觉,这便是堕入“有为法”的后果。或是不懂得观照本无好恶意义的清静本真以求得安宁,却只得用转移、激励、哲理劝说等二元对立的方式,来治疗伤痛或安抚情绪,这便是走入神秀“时时勤拂拭”的人为造作之中了。或是喜欢运用人为吐纳导引的方式去运转气轮,或是总想借助他人的力量,这都已经走入“有为法”的知见中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