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的耳朵最灵,因为眼睛看不见;会计的心算能力最差,因为常用算盘。有所为,就有所不为。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放弃一些次要的方面。
对于常人,要想成功,做到一点:专注。专注于目标,专注于要务,专注于最能给你带来价值的事。
人生无处不是在选择。既然无法拥有一切,那就会有取有舍。若要贪全,恐怕最后只能是一无所得。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一次对美国柯里商业学院毕业生的讲话中指出:“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和最大秘密,是把精力完全集中于所干的事。一旦开始于哪一行,就要决心干出名堂,要出类拔萃,要点点滴滴地改进,要采用最好的机器,要尽力通晓这一行。失败的人是那些分散了精力的人。他们向这件事投资,又向那件事投资;在这里投资,又在那里投资,方方面面都有投资。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入一个篮子,然后看管好这个篮子,注视周围并留点神。能这样做的人往往不会失败。看管好那个篮子很容易,但在我们这个国家,想多提篮子因而打碎鸡蛋的人也有很多。有三个篮子的人就得把一个篮子顶在头上,这样很容易摔倒。”
目标可以吸引我们的注意,引导我们努力的方向。至于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就全看我们是否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有—次,一个青年非常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没什么收效。”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但我却没有多余的时间花费在爱好兴趣上。”法布尔边从口袋里掏出一面放大镜边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集中注意力是一种能力,即你将思维与行动集中在某一特定目标上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工作量日益增加和信息爆炸的今天已成为成功者必备素质之一。伊格诺蒂乌斯·劳拉有一句名言:“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在太多的领域内都付出努力,我们就难免会分散精力,阻碍进步,最终一事无成。
圣·里奥纳多在一封给校友福韦尔·柏克斯顿爵士的信中谈到他的学习方法。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开始学法律时,我决心吸收每一点获取的知识,并使之同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在一件事没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决不会开始学习另一件事情。我的许多竞争对手在一天内读的东西我得花一星期时间才能读完。而一年后,这些东西,我依然记忆犹新,但是他们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些对奋斗目标不专一、左摇右摆的人,对琐碎的工作总是寻找托词,懈怠逃避。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如果我们把所从事的工作当作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事情来看待,我们就会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完成。
思路突破
一箭只射一雕
一个人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行得开,关键在于他能不能把握住最重要的事。善于从诸多的小事中抓住大事,从大事中把握、做好最重要的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的成功必修课。
与其浅尝辄止,不如锲而不舍
专注能提高效率,专注能使目标明确。作为一名成功者,工作中全神专注于所干的事情也是其必备的素质之一。只要专心致志盯住目标,而且不犹豫、不走神,干什么都能成功。就像打井一样,打到一半深度可能没有水,这时你转移方向,就可能前功尽弃。而只要你坚持下去,再深挖一下,这口井就能打成。
你可知道石匠是怎么敲开一块大石头的吗?他所拥有的工具只不过是一个小铁锤和一个小凿子,可是这块大石头却硬得很。当他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第一击时,没有敲下一块碎片,甚至连一丝凿痕都没有,可是他并不以为意,继续举起锤子一下再一下地敲。100下、200下、300下,大石头上依然没出现任何裂痕。可是石匠还是没有懈怠,继续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去。路过的人看他如此卖力而不见成效却还继续硬敲,不免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人还笑他傻。可是石匠并未理会,他知道虽然所做的还没立即看到成效,不过那并非表示没有进展。他又挑了大石头的另一个面敲,一锤又一锤,也不知道是敲到第500下还是第700下,或者是第1004下,终于看到了成效。那不只是敲下一块碎片,而是整块大石头裂成了两半。
难道说是他最后那一击,使得这块石头裂开的吗?当然不是,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连续敲击的结果。这个引喻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把目标紧紧攥在手心里,并保持持续不断的努力,有如那把小铁锤,就能敲碎一切横在人生路途上的巨大石块。
透过一些成功人士的自传可以看出,这些人在生活中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他们之所以最终成为彪炳史册的伟人,只是因为他们都能专注做事,从而获得辉煌成果。
霍金奇从小就受到父母影响。她的父亲是考古学家,母亲有很深的植物学造诣。因此,幼年的霍金奇对矿物和植物有着浓厚兴趣。她在家中的顶楼给自己搭了个实验室,模仿大人做实验。那时,X射线结晶学的开山鼻祖威利姆·布拉格曾经写了一本面向儿童的科普读物。就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霍金奇知道了人类可以利用X射线看到一个个的原子和分子。后来她在大学学习了X射线的衍射方法,并在毕业论文中论述了某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之后,在剑桥大学工作期间,她又继续向胃蛋白酶和胰岛素的X射线衍射挑战。她在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威利姆·布拉格的指导下,成为用X射线结晶学解析生物化学结构的第一人。
认准目标的霍金奇决定对世界上刚刚提取出来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甾醇类物质、青霉素、维生素等逐个用X射线解析法测定其空间结构。最终她获得了成功。1964年,她因这些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霍金奇的成功得益于她幼年读到的科普读物。这些读物使她几乎没有犹豫就走上了研究X射线衍射的道路,使诺贝尔级的课题直接向着她飞来。全神贯注地沿一条路走下去,这也是她接近诺贝尔奖的方法之一。获奖后,她得到了不授课、不做指导老师、专门从事研究的教授地位。这样,她避免了在教学事务上消耗时间,一心一意地钻研胰岛素的X射线衍射。1969年,她终于阐明了胰岛素的三维结构。
专注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集中你的精神能量,定位在某一特定的想法上,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
如果你专注于这些思考,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在上面,就会引发你的另外一些与它们相和谐的想法,你很快就能领会到你所关注的这种思想的深刻意义。
专心和专注,一个都不能少
瑞典的查尔斯九世在年轻的时候就对意志的力量抱有坚定的信念。每当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他总是摸着小儿子的头,大声说:“应该让他去做,应该让他去做。”和其他习惯的养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勤勉用功的习惯也很容易养成。
因此,即使是一个才华一般的人,只要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并不屈不挠地从事某一项工作,也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勒韦的故事说明了“专注”的重要性。
勒韦187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从小喜欢艺术,绘画和音乐都有一定的水平。但他的父母是犹太人,他们对犹太人所受的各种歧视和迫害心有余悸,不断敦促儿子不要学习和从事那些涉及意识形态的行业,而要他专攻一门科学技术。他的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父母的教育下,勒韦在进入大学学习时,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爱好和专长,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学习。
勒韦是一位勤奋志坚的学生,他不怕从头学起,他相信全力以赴,必定会成功。带着这一心态,他很快进入了角色,专心致志于医学课程的学习。心态是行动的推进器,他在医学院攻读时,被导师的学识和专心钻研的精神所吸引。导师淄宁教授是著名的内科医生。勒韦在这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业进步很快,并深深体会到医学上也大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勒韦从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欧洲及美国一些大学从事医学专业研究,在药理学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显著,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于1921年聘请他为药理教授,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在那里他开始了神经学的研究,通过青蛙迷走神经的实验,第一次证明了某些神经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将刺激从一个神经细胞传至另一个神经细胞,又可将刺激从神经元传到应答器官。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乙酰胆碱。1929年他又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出该物质。勒韦对化学传递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前人未有的突破,对药理及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193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后来,他受聘于纽约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对糖尿病、肾上腺素的专门研究。勒韦对每一项新的科研都能专注于一。不久,他这几个项目都获得突破,特别是设计出了检测胰脏疾病的勒韦氏检验法,对人类医学又做出了重大贡献。
勒韦的成功说明,成功与一个人努力的程度有关。当然,这个人还必须兼具高远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精神,才更可能取得成功。
点亮思维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拒绝所有分散精力的要求,只专心致志地去做一项工作。做一项工作就要把它做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