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借口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它也像一剂鸦片,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品尝它,就会变得心虚、懒惰、缩头缩尾,最终丧失执行力。

借口越多越使人贫穷,借口越多越使人下滑。为失败找借口的人永远也走不出失败。告别借口,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成功”,而不是“什么因素让我不成功”。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想为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一些想到或想不到的挫折与失败总会猝不及防地袭来,崎岖和坎坷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面对这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笑对那些不如意,把没有做完的事继续做完,把抱怨变成行动,把失败转为成功。

失败不可能排除态度的因素。爱迪生的发明就是一个应该用何种态度对待失败的例子。他曾长期埋头于一项发明。

一位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的发明失败过不下一万次,对此你有何感想?”

爱迪生答道:“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起步,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不觉得已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共做了14000多次实验。他发现许多方法行不通,但仍然做下去,直到发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非你放弃,否则就不会被打垮。希腊伟大演说家德谟克里特因口吃而害臊羞怯。他父亲留下一块土地,但当时的希腊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土地所有权之前在公开辩论中战胜所有人才行。口吃加上害羞使得他没能取得胜利,结果丧失了那块土地。他深受打击,此后更加刻苦努力,创造了人类空前的演讲奇迹。历史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没忘记德谟克里特的成功故事。不管你跌倒多少次,只要能再次站起来,就不会被失败击垮。

多年前,拿破仑·希尔的一位好友邀请他开发某种产品,结果卖不出去。幸运的希尔还来得及退出,但他的朋友却损失了几千美元。结束时,那个朋友满怀信心地说:“希尔,你知道,我不想失去金钱,但是真正让我关心的是:我害怕在以后的生意中,会因谨慎而变成懦夫。如果真是那样,我的损失就更大了。”

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失败中获取的珍贵成果。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就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不断地改变自己,进而完善自己。为了成功,你需要做的是在生活中创造积极的东西,并随时调整你做事的方式。

思路突破

告别“如何才失败”,问鼎“怎样能成功”

也许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注定了要与失败如影随形般地相伴到老。所以,当我们面对失败时,就没有理由垂头丧气愁眉不展,而应该真诚地用笑脸去迎接它的到来,并感谢它给了我们一次成长的机会。

不为失败痛苦,为失败感恩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失败和挫折,但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一世,有的人却平平一生呢?关键就是有的人把失败当成了纯粹的失败,在一连串的抱怨声中迎来的只能是再一次的失败。那些成功者在面临失败时从来不会为失败找借口,而是汲取经验,接受教训,在失败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泰国商界的风云人物施利华,曾是一家股票公司的经理。他呕心沥血为公司赢得了几个亿的利润,自己也因此发了家。后来他转做房地产,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都投了进去,但由于时运不济,1997年的金融风暴让这个昔日的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还负了一身的债。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他却说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没有这次的失败,我就没有机会享受从头做起的快乐,更没有时间享受和爱人一起吃苦的幸福。所以我得感谢这次失败。”与众不同的思维注定是要有大作为的,后来,他不但创出了独特的“施利华三明治”,而且生意越做越火,大有东山再起的势头。

不可否认,失败会带给我们一度的消沉,但那只是暂时的。当失败过后,我们会变得坚强,变得懂事,变得成熟,变得更有魅力;当失败过后,我们才觉得,失败的降临就像是岁月早已为自己牵定的一份缘,是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甘露。所以,我们不得不感谢失败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不得不感谢失败带给我们一生的财富。

生命中,当我们受到某个人的帮助时,我们会以一颗感恩的心铭记一生。而面对失败,我们却一度地认为它是专门和自己做对的敌人,其实不然。一个人能有所作为,失败是功不可没的。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失败又何尝不是一位对我们不求回报的恩人呢?所以,重新给失败定位,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它,你会收到更丰厚的礼物。

从失败中提取让你坚强的要素

人生在世,谁都有过失败,有过挫折。古今中外哪位成功人士不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成功之途是崎岖曲折的,它不可能是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成功者是踏着失败而前进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意味深长的。

英国大文豪犹太人威尔斯,在他成为文豪前曾从事过近10种职业,但都一无所成。现代著名科学家克达林曾说:“我的成功发明,每项都几乎经过99次的失败。”

在人生的长河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常常是十有八九,但每个人都没有悲观的必要。失败乃是成功必须经历的过程,关键要有决心和忍耐。昨天的失败,并不意味最后的结局。从失败与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是自我教育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些犯了错误或因失败而一蹶不振的人,才是最终的失败者。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犹太人亚弗列说:“人生是要犯错误的,不犯任何错误的人,是一无所成的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敢于冒险、敢于失败,并从失败中领悟和学到某些知识和经验,才有可能走进成功的大门。

“跌倒了揉揉痛处爬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有人问一个孩子,他是怎样学会溜冰的。那孩子回答道:“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学会了。”使得一个人成功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跌倒不算失败,跌倒了爬不起来才是失败。成功者相信:失败是大自然的计划,它用这些失败来考验人类,使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准备,以便进行他们的工作。失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格考验,它借此烧掉人们心中的残渣,使人类这块“金属”因此而变得纯净,使人们可以经得起严格的考验。

人生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是必然的。成功者普遍对失败持一种容忍的、接受的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沉湎于成功的甜美,而忘掉了失败的苦涩,那么终有一天他会再次尝到失败的苦果。因为成功会使人松懈,使人自满,而失败却使人奋进。思考失败意味着为成功打下基础,遗忘失败即舍弃成功。

在成功人士看来,失败并不能证明自己无能,只要能够自强不息,失败将是一次难得的契机。不敢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

把失败当作阶梯,向成功迈进

失败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做事,失败就不可避免。有一点可以记取:失败在聪明人那里的市场小一些,而在蠢笨的人那里大一些。而那些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他们从不介意一时的成败。失败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

美国企业家保罗·道弥尔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他专门收购面临危机的企业。这类企业在他的手中经过整顿,个个起死回生,财源广进。

1948年,21岁的保罗·道弥尔离开了祖国匈牙利,来到美国。当时,他一无所有,最大的资本就是一副健康强壮的身体。

在美国找一份工作勉强度日并非难事,但是胸怀大志的道弥尔并不以能够维持生计为满足。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竟变换了15次工作。最后,道弥尔在一个制造日用杂品的工厂正式开始工作了。

一天,老板把道弥尔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想把这个工厂交给你照管,你不会反对吧?”道弥尔非常高兴,他很自信地说:“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我想我会把它管理得很好。”道弥尔做了工厂主管,每周工资由30美元升到了195美元。这笔工资在当时来说是不小的收入,但他追求的不是这个,他要向企业家的目标奋斗。这个小工厂固然能学点管理经验,但毕竟有限。

道弥尔认为:要想做一个企业家,不仅要学会工厂管理,还必须熟悉市场,了解顾客的心理和需求。销售部门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不懂销售业务就不能成为现代的企业家。因此,半年之后,他向老板递交了辞呈,决定做推销员。

他做推销员之后,视野果然开阔了许多。仅用两年时间,道弥尔便用自己的才智和心血编织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成为当地最富有的推销员。就在这时,道弥尔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工艺品制造厂以高价买了下来,同时拥有其70%的股份。也就是说,这家工厂成了他的控股企业。

有人这样问道弥尔:“为什么你总爱买下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来经营?”他回答得十分巧妙:“别人经营失败了,接过来就容易找到它失败的原因。只要把造成失败的缺点和失误找出来,并加以纠正,就会得到转机,也就会重新赚钱。这比自己从头干起要省力得多。”

成功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失败中发现的。那些成功者从不介意失败,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失败,都能够镇定自若,不会失去理智。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能够从失败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地改变自己,再接再厉,克服外在的一切境遇,坚持下去获得成功。

点亮思维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大小小的失败与挫折不计其数。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突破障碍、专注于成功的思维,那么等待自己的将是一个更大的失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