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义,为人美德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丰厚的底蕴。自古至今,儒家提出的忠孝仁义,一直是我国所提倡的做人的根本。
“忠”即是忠心、忠诚。在古代,有一套极为严格的伦理制度。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人必须要遵守的制度,其中一条为“君为臣纲”,也就是说,做臣子的一定要绝对对皇上保持忠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就是乱臣贼子,要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宋代时,岳飞的母亲在他身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是提醒岳飞,时刻不要忘了报效国家,甚至要以死尽忠。后来,当岳飞在前线奋力杀敌之时,宋高宗听信谗言,以为将岳飞召回就能够令金人退兵,于是一连降下12道金牌令将其召回,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害死在风波亭,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岳飞因为忠于国家,被后世景仰,而秦桧则落了个千古骂名。在当今社会,“忠”的概念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指的是要忠于祖国,同时还要忠于事业,忠于家庭,忠于朋友,忠于自己,只有做到自内而外的忠诚,才能够表里如一,能够获取别人的信任,也就能在现代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晚辈,要懂得孝敬长辈,而大人则要爱护孩子。一个对父母家人不孝的人必定为他人所不齿,因为他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懂得孝敬的人,心中才有着对别人的关爱,也能够将这种爱赋予别人。
“仁”指的是仁爱、慈悲。孔子说:“仁者爱人”,怀有仁爱、仁慈之心的人是有天下大爱之人,有仁德的人能够做到“以仁治国,以德服人”,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需要仁爱,懂得仁爱的人能够和谐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能够与他人融洽相处,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网络。
“义”指的就是信义,道义。我们大部分人都看过《水浒传》,里面的一百零八个好汉无不是讲道义的人,而我们之所以喜欢他们,就是喜欢他们身上存在的“义”,喜欢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急公好义、替天行道的壮志豪情和疾恶如仇、抑强扶弱、惩奸除恶、劫富济贫的大义精神。而当今社会,讲究信义的人能够在别人陷于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而当自己遇有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援,这就是信义的力量。
我国始终提倡做人要遵循“忠孝仁义”之道,归根结底说的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作为生命形式的一种,人类这种动物和其他动物在生存方式上虽然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他们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动物,他们有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就是人比动物多了更多的感情,人懂得孝悌之义,人重视亲情往来,人重信义重承诺,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有人说,当代社会随着节奏的加快,人们私欲的膨胀,出现了太多不讲信誉的问题,比如:各地食品出现问题,药物出现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激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这就是个人道德的丧失,当今这个社会普遍呼唤人们传统道德的回归,而当代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个原则是“先做人,后做事”,由此来看,到底怎么做人,应当始终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而将“忠孝仁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对于提高现代人的整体品德和素质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