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兼爱:智者的生存法则
智者的生存法则
“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张载所言的这种“兼爱”的思想,得到了季羡林先生的赞同。
季老认为,从天人万物同一的角度来说,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世界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这个大环境中,我们依靠天地自然而生存,周围的人与我们组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一个人若想平安幸福,成功顺利,就必须要明白“天人合一”的道理。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他人和谐,与世界万物和睦融洽,推己及人,兼爱联合,这才是一个智者的生存法则。
物无孤立之理,推己及人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物无孤立之理”,即万事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虽然天、地、人的形态和表现不一,但是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有机联系、和谐统一的整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社会的一切,都脱离不了自然天地和他人。
正因为如此,一个有德行的人,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古时有一个富贵人家冬天重修房子,花钱请来一些工人干活,这家的夫人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熬上一大锅热粥,想着工人们起床后可以喝上一大碗,暖一暖身子。家人很不理解,认为已经付了工钱,何必还要大冷天早早起来给他们熬热粥呢?
夫人说,虽然他们是花钱请来的工人,但都年纪轻轻的,大冬天出门干活,家中父母一定惦念,每天早上给他们喝一些热粥,肚子里有些热气,这样干活才不会伤身体。
工人们非常感激夫人,干活的时候特别认真卖力,绝不偷工减料,用最短的时间干出了最好的活。
这正是“物无孤立之理”,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学会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感受,为别人着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最后必然会得到回报。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是一个真理。
尽人之性,天人合一
季老认为,“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将人和天地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明确的阐释,既体现出中国古人对天地之敬畏,又肯定了人类自身的价值。
《中庸》说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说,只有至诚仁善的人,才能尽力发挥出他的天赋,让人的本性到达极致。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本性,就能了解他人的本性;能了解他人的本性,就能了解万物的本性;能了解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参与帮助天地万物的生息孕化;能帮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明代王阳明创立心学,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良知”,所谓的“尽人之性”就是“致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良知,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失去很多东西,但本性的良知始终伴随身边,这也是一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的财富。
有一天夜晚,王阳明在家中抓住一名小偷,没有立刻扭送到衙门去,而是对他进行谆谆教导,大讲良知,让他主动忏悔,承认错误。小偷听王阳明啰嗦了几个时辰,十分不耐烦,说道:“我是一个贼,来你家偷东西的,你居然跟我讲良知。我如果有良知,我就不做贼了。”
王阳明看着小偷说道:“我可以放你走,但是你要把衣服都脱了,光着身子出去,这算是对你的惩罚。”小偷没办法,只得脱了衣服,正要往外走,王阳明拦住他说:“你还剩一条底裤没脱,全脱光了再走。”小偷见屋子里外站了很多仆人,男女老少都有,非常尴尬地说道:“把底裤也脱了,这很不好意思吧。”
王阳明哈哈大笑道:“你不是说一个贼没有良知吗?这就是你的良知啊!”小偷顿时羞愧难当,当即向王阳明承认了错误,并诚心追随他,成了一名心学弟子。
因此,想要“天人合一”,首先要“尽人之性”,就是从本性出发,做一个仁善至诚之人,一生尽力挖掘良知的潜能,发挥天赋,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并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