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吾日三省吾身”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十分重视个人的修养。古代思想家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根本。这就是说,只有首先把自己的道德思想修养好了,才能谈到把“家”管理好;只有把“家”管理好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只有把国家治理好了,才能使天下得到太平。所以《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白天子以致庶人,查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查是”,就是“一切”的意思。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应当把“修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孔子非常重视“内省”、“省身”和“内自讼”。他还强调,一个“君子”,应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他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荀子也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我国著名的陶行知先生也非常重视自己的修养,他生前的座右铭就是他自己的每日四问:“一、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的一生,也可以说就是在这种严格的自我修养中锻炼成长,成为中国身体力行的伟大教育家。在这“四问”中,他还特别重视道德的进步。他说:“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周恩来同志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还专门规定了“我的修养要则”来时时勉励自己,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道德上极高尚的伟人,正是和他的努力修养分不开的。

没有修养就不可能有道德

一个人的道德,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培育、修养和锻炼而成的。古人认为,一个人生下来,犹如一块未经雕琢过的“骨角”或一块原始的玉石一样,只有经过工匠的反复不断的“切磋琢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珍品。古代的思想家们,在他们所编写的“蒙学”书籍《三字经》中,就告诫儿童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就形象地说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就像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璞玉一样,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和修养,才能知“义”,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不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而且如墨子、荀子、杨雄等,在他们的著作中,还写了有关“修身”的篇章,专门论述修身的重要。墨子说“本不固者,未必几”,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就像一棵树的根一样,如果根不牢固,那么它的枝叶(末)就一定要微弱而灭亡。他又说:“源浊者,流不清。”认为自身的道德就像是水的源头一样,如果源头是浑浊的,那么它流出的所有的水也必然是浑浊的。苟子在他的《修身》中也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焉。”意思是说,只有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够轻视名利富贵,只有重视道义,才能鄙视高官厚禄,只有加强修养,才能轻视物欲的引诱。《中庸》中也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把修身看作是有道德的必要前提。

刘少奇同志在他所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极其深刻地讲了这样的道德,他指出,为什么同样是一个革命者或共产党员,同样地经受了革命战争或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实践锻炼,有的进步很快,原来在后面的却跑到前头了,有的很坚定,有的却在斗争中动摇了,甚至叛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不能够进行自身的锻炼和修养。由此他得出结论说:“革命者在革命斗争中的主观努力和修养,对于改造和提高革命者自己,是完全必需的,决不可少的。”(《刘少奇选集上》第100页)

修养是一种斗争修养的过程,从实质上来说,是两种思想的斗争。古人已经认识到,道德上的修养,也就是善和恶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消长。古人认为,修养也就是“为善”和“去恶”,不断积累和发展“善”的品德,并以此去克服和消除“恶”的念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就会不断提高。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见到了善,就应当如追赶不上那样的急切心情,见到了恶,就像手伸进了滚烫的水中一样,赶快离开。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就是说,既然善和恶都杂处于人的心中,并且互相影响,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使善战胜恶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善人,否则就会成为一个没有道德的恶人。古人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要受到各种“物欲”的引诱,容易被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腐蚀。因此,加强自身的修养,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房子是要天天打扫的,不打扫就要积满了灰尘;脸是要天天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同样,一个人的思想,也必须不断地进行锻炼和修养,才能够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而保持道德的纯洁,否则,在道德上就会倒退,就会堕落。

明代的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特别注意在修养中的两种思想的斗争。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这就是说,修养中,在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中,一个人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就要如猫看见老鼠一样,一定要把所有恶的思想,连根拔去。

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任何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的修养,是很少能达到修养的目的。古代对这一点是重视不够的。今天,我们应当特别强调,一切思想上的修养的斗争,都要通过实践,付诸行动。

修养和“慎独”

在修养中,古人强调,只有达到了所谓“慎独”的境界,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不断进步而不会因各种外物的引诱而变化。早在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的《大学》和《中庸》中,就强调“慎独”的重要。什么是“慎独”呢?“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也”;“慎”就是谨慎行事、严格要求。按照今天的话来说,“慎独”就是不论有人看见,还是没有人看见,特别是当一个人独处时,做任何事都要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不道德的事。《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进一步强调,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和一个没有道德的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是不是能够“慎独”。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往往要掩盖自己的不道德的行为而故意显示他自身的“道德”。但是他的思想和行为,最终是不可能隐瞒的,也正由于此,一个有道德的人,总是力求在“慎独”上用功夫,使自己的道德能够通过修养而不断提高。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般来说,人们都能够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能够履行道德义务,但是,一到隐蔽的地方,一遇到只有自己“独知”而别人所不知的情况下,就容易做出不道德的事来。应当说,在人所共知的情况下,做有道德的事并不难,而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做有道德的事,才是最难、最难的。

(罗国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