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原著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八佾》篇原著导读

八佾篇第三

《八佾》篇二十六章。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何以如此,源于《易经》六十四卦也。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的仪仗,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作出来呢?”

评析

春秋末期,原有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3·2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诸侯助祭,天子严肃静穆地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评析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3·4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评析

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正面回答林放的问题,孔子的意思是礼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3·5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释

[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民族主义的源头。


3·6 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同汝,你。

[4]救:谏止、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谏止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评析

本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评析

孔子在这里谈君子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他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的话可以得到证明。”

评析

孔子非常熟悉夏、商、周的礼仪制度,但对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和贤者来证明,反映了对知识的求实态度。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


3·10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释

[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评析

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孔子对现状的不满。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管活着还是死后都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


3·11 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

注释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评析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如果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理天下就容易了。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评析

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3·13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评析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3·14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评析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历史是有沿袭的。但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因为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对夏、商有所损益而来的。


3·15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有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3·16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释

[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评析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3·17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2]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评析

周礼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每月初一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孔子大为不满,表明了孔子对礼制的维护。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呢。”

评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3·19 定公[1]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评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3·20 子曰:“《关雎》[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1]《关雎》:雎,音jū。这是《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评析

对《关雎》一诗的评价,体现了孔子“思无邪”的艺术观。《关雎》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恰到好处,有其可贵的价值。


3·21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2]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3]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3·22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3]摄:兼任。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评析

孔子评价管子,这里,指出他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出发点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


3·23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注释

[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

[3]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4]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5]纯:美好、和谐。

[6]皦:音jiǎo,音节分明。

[7]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评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3·24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3·25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评析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在艺术的形式美与艺术内容的善两者之间,他更重视艺术的内容。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评析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