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毛泽东词的艺术魅力

——读《井冈山》和《重上井冈山》的体会

一、引言

毛泽东同志是舵手般的伟大革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革命运动,用28年时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在他的革命岁月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天才的伟大军事家。他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杰出统帅。他凭着超群的智慧和才能,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魄,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抗击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卓越的伟大政治家。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岁月里,他把“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创建人民军队”作为宗旨,推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政治目标。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运筹帷幄的伟大战略家。他策划全局方略,站得高,看得远,预见未来,把握方向。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坚定主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抗日战争爆发,他提出“持久战”战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面对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图谋,他毅然决定“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心胸开阔、才华横溢的伟大艺术家。他以巨人的胸襟、智慧、风采和气魄,创作出一批豪放、理想、浪漫的艺术诗篇,他的诗词艺术魅力被当代文化界所肯定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郭沫若曾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又是伟大的作家、诗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便代表着毛泽东是一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者。

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诗词67首,据有关诗词研究者考证,毛泽东诗词有百首之多。毛泽东诗词的出版,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我国文化宝库内容的丰富。

二、读《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艺术特征浅析

(一)诗词写作背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农民军到井冈山会师,同年5月4日,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约一万余人,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6月中旬,在“敌进我退,敌驻我拢,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思想的指导下,红四军在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龙源口歼敌一个团,缴枪1000余支,取得一次军事大胜利。6月底,由于湖南省委代理书记杜修经强令红四军向湖南冒进攻打郴州,造成部队惨败。敌军以多于红军十倍兵力,激战后,于9月26日,毛泽东率领一个营的兵力击退敌军,扭转战局,回到井冈山。毛泽东所写《西江月·井冈山》词,表述出我军以少胜多、不可震撼的英雄气概。

(二)诗意解读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地势险要,可攻、可守,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党组织和群众基础较好,是利于红军发展壮大之地,由此成为全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诗人远望山下战旗飘扬,山头红军鼓角震天,采用描述的手法,把红军战斗的部署衬托出来。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据红军史料记载,黄洋界保卫战的前一天下午,连以上干部会议上作过战斗动员,当时正是全国革命低潮时期,保存一块井冈山红色政权,号召红军以生存与共的决心坚守井冈山。以高峻挺拔的气质不惧怕敌军的重重包围,坚定信心,奋力而战,斗志昂扬,坚不可摧。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诗人以当时严肃备战防御的事实和军民团结奋起抗击的决心,表达了军民齐心保黄洋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红军修筑工事,粮食储备充足,建设红军医院,沟里埋下竹钉,哨口架上机枪,军营围墙壁垒,根据地牢不可破。当时井冈山军民团结一心,展现出“女拿刀来男拿枪,男女老少上战场”的壮观场面。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它是通往宁冈、永新之要道,位于根据地首脑机关茨坪约17公里处。在井冈山军民的严密防守下,枪炮隆隆,敌军连夜逃走。井冈山战役军民坚强如钢,粉碎敌军进攻,战局取胜。

(三)赋、比、兴和渲染手法的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旌旗在望”“鼓角相闻”“岿然不动”表现出诗人的比、兴修辞艺术手法,借用比喻、触物兴辞来抒发情感。旌旗飘扬、鼓角振天,充分表现出红军的士气和信心,岿然不动是革命者的胸有成竹、沉着应战的必胜信心。

“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是对红军革命意志的渲染,浓化感情色彩。万众一心,加紧备战,军民齐心协力打退敌军的进犯,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击退了敌军的士气,使得敌军连夜逃走。

三、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艺术特征浅析

(一)诗词写作背景

自1927年9月秋收起义,毛泽东率军踏上井冈山,38年后,井冈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过着“江山如画”的幸福日子。毛泽东怀着特殊的感情重上井冈山,与井冈山的父老乡亲欢度8天激情生活。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从长沙乘车前往井冈山,到5月29日离开井冈山,他再次来到茅坪、八角楼、黄洋界,视察了当年中共湘赣边界第一、二次代表大会会址,广泛与机关干部、人民群众、老红军、烈士家属亲切交谈,诗人饱含激情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后送战友邓颖超请教参阅。

(二)诗意解读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凌云,把井冈山的高耸云天衬托出来,表达诗人豪情壮志之情怀。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新旧对比,38年后井冈山面貌焕然一新。当年不到两千人的井冈山,今天已兴办起工厂、建成水电站、公路畅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农业丰收。诗人甚感旧貌变新颜,千里寻故地之情怀。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啼莺舞燕和山水潺潺的盎然景象映在诗人脑海中,高山公路犹如在云端通过,从宁冈砻市至井冈山茨坪的盘山公路让游人颇有感慨。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万山重叠,气候变幻很快,一忽儿晴空万里,一忽儿云雾弥漫,如白茫茫大海。看完此险景,别处就不值一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回顾井冈山斗争,军民粉碎了敌军一次次进剿,先后取得了三次大捷和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人间惊天动地的奇迹。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弹指,借用佛家的时间用语,一弹指只是7.2秒。诗人回顾38年间,如弹指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九天,指高天之上,此处九天就是指上天;捉鳖,比喻制服敌人。知难而进,九天可取,深洋可捉鳖,世上的难事不在话下。谈笑声,凯歌颂,比喻着革命胜利者的喜悦情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豪迈又自信的诗化语言,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英雄气概。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的旗帜下,井冈山人民走上了光明、幸福的康庄大道。

(三)诗词艺术特征很自然从下面三个方面表述出来

第一,赋、比、兴的表现艺术手法,“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使诗的形象更生动、更鲜明;“兴”,即触物兴辞,抒发情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即是比、兴手法抒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诗人豪情和勇气。

第二,夸张又含蓄的诗情色彩。“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用夸张修辞方法,描写出井冈山军民战斗决心和豪气,这是人间盛事,信心、勇气是胜利之本。含蓄,给人们留下回味,“谈笑凯歌还”就是表达革命者的谈笑声、凯歌归、豪杰气。

第三,象征必然带来寓意,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真理的暗示。诗人“久有凌云志”和革命豪情,昔日的革命根据地,在英雄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已经“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的力量不可阻挡,寓意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道理。

四、读《井冈山》和《重上井冈山》后,联想到毛泽东军事战略理论的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最初目标为了夺取中心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新路线。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第一,自给自足的中国农业经济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生存;第二,红色政权可以在反动派统治的薄弱地区生存下来;第三,武装斗争、红军和共产党的力量,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走的就是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革命道路,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直到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同年5月4日,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年彭德怀平江起义后又与毛泽东会师。1930年8月红军一军团与彭德怀红三军团合并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此时部队达3万余人。红军实现了从游击战为主转为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1930年10月,蒋介石决定集中精力对付毛泽东。1930年12月底,红一方面军达到4万余人,并在反“围剿”誓师大会上制定了反“围剿”的战略思想,即游击战术和运动战略战术的思想。

“敌进我退,敌驻我拢,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30年12月30日下午向敌军发起总攻,歼敌9500余人,活捉师长张辉瓒。红军反第一次“围剿”取得决定胜利。1931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成立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苏区中央局委员、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毛泽东诱敌深入的破敌方法取得了巨大胜利。蒋介石的第一次大“围剿”失败,让蒋介石在南京度元旦时仰天长叹:“呜呼石侯(张辉瓒),魂兮归来。”毛泽东总结说:“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

从逼上井冈山,到重上井冈山的38年历史,说明一个革命真理,有志者事竟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走复兴中华之路,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实幸福之路,验证了毛泽东诗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客观真理。诗言志、诗抒情、诗寓意、诗扬艺。诗词的艺术光芒闪闪发光。情、言、声、义是有机统一的,让诗词的艺术境界达到诗人的心灵和客观世界的真理产生共鸣,心旷神怡,阐发哲理,生动感人,耐人寻味。

2010年9月30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