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与《海国图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中进士,官至知州。与龚自珍、林则徐交往甚密,时人并称“龚魏”,同为变法维新的思想先驱。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攻陷定海,正在家奉养老母的魏源得知一名英国军官在浙江海面被俘,匆匆赶到宁波前线军营审讯,根据该俘口供,采以他闻,写成《英吉利小记》。1841年,英军再次挑起战火时,他投到钦差大臣裕谦幕府,积极参与策划浙东抗英斗争。在欣闻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事迹后,他曾写有“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时翻看吏纵夷”的句。热情歌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愤怒声讨投降派为侵略军解围的可耻行径。

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他很大刺激。魏源痛定思痛,发奋著述,寻求中国战败的原因,先后完成了《圣武记》和《海国图志》。《海国图志》一书,是遵林则徐嘱托并在他编译的《四卅志》基础上,广泛搜集中外历史资料后纂辑而成的。全书先是五十卷,后增为六十卷和一百卷。这部书第一次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政情,分析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办法。魏源明确表示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认为外国的“长技”有三: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是养兵练兵之法。中国应该把这些“长技”学过来,在广东设立造船厂、火药局,聘请外国技师,学习制造军用炮舰,也可制造民用物品;并建议允许沿海商民设厂仿造,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发展新式工业,加强国防力量,达到抵御外国武装侵略的目的。魏源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在当时是对长期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封建主义思想的挑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风气的意义,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的洋务派正是继承魏源的这一思想开展了洋务运动,维新派也从中汲取启蒙的思想营养,形成变法维新思想。《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马上翻刻成风,对明治维新也有一定影响。此外,魏源的主要著作还有《古微堂集》、《古微堂诗集》、《书古微》等。可参看李侃:《论魏源》、《历史学》,1979年第4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