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科夫,瓦·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924—

【介绍】:

苏联白俄罗斯作家。出身于农民家庭,战前在艺术学校学习过雕塑。卫国战争爆发后进入步兵学校,以少尉军官身分赴前线,由于作战有功,曾受嘉奖。卫国战争胜利后作过文学编辑工作,从事写作。开始,作家的创作主要是描写白俄罗斯的农村生活。在五十年代中期,苏联文艺界掀起写卫国战争小说的“第二个浪潮”,他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接着创作了中篇小说《鹤唳》(1960)和成名作《第三颗信号弹》(1961)(获1962年白俄罗斯国家奖金)。《鹤唳》写了在阻击敌人的战斗中,六名苏军战士的不同表现,作家歌颂了忠于职守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颗信号弹》写了某炮兵班六名战士同敌人的坦克部队进行战斗的故事。作家挖掘了苏军战士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的复杂心理,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源泉。这两部作品也被称作是“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作品以描写局部的战斗特别逼真而显示出特色。毫无疑问,这类作品也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之列,对于发展战争题材有它的贡献。但是,它的真实毕竟还是局部的,视野范围较为狭小,有些时候显示出自然主义的特征。在六十年代的作品还有《阿尔卑斯山赞歌》(1964)、《前线札记》(1963)、《陷阱》(1964)、《克鲁格梁桥》(1969)等。《死者不痛苦》(1966),这部作品谴责了一些军官的虚伪冷酷和贪生怕死,作品曾引起争论。七十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索特尼科夫》(1970)、《方尖碑》(1973)、《活到黎明》(1973)、《狼群》(1975,1978年获白俄罗斯国家奖金)、《他的营》(1976)、《一去不复返》(1978)等六部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里作家突出了爱国主义思想,塑造了普通的士兵和青年军官、游击队战士、教师这些爱国者的优秀典型。如在敌人魔掌中,在毫无生路的情况下,忠于同志以死保持大节的索特尼科夫。《方尖碑》中的莫洛兹以生命的代价忠于自己的信仰,不辜负于自己的学生对他的信任。《活到黎明》中的伊万诺夫斯基中尉不畏任何艰险与敌人血战到底。歌颂了听从良心的召唤,明确战斗就是为了保卫生命的职责,宁肯自己冒死亡的危险也要救活孩子的列夫丘克(《狼群》)。作家在这些作品里还突出了道德问题和公民的职责。《活到黎明》和《方尖碑》获得了1974年度苏联国家奖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