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伊·谢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818—1883

【介绍】:

俄国作家。生于奥略尔省的一个贵族之家。屠格涅夫的少年时代在他母亲的庄园度过,他母亲是个暴戾的农奴主。地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在少年屠格涅夫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八三三年,屠格涅夫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在大学学习阶段他密切注视着俄国社会的现实。一八三七年于大学毕业,一八三八年赴柏林大学深造。屠格涅夫以写开始文学创作,一八三八年在《现代人》杂志发表的抒情诗《傍晚》是他的处女作。一八四七年作家在柏林与别林斯基一起交游,受别林斯基很大影响。同年义到巴黎。作家在四十年代末发表《猎人笔记》这一现实主义杰作。这部作品集中地揭示了地主对农民的各方面的压迫,讴歌了农民的聪明才智和俄罗斯大自然,反映了改革农奴制的主张。在一八五二年,他回国后,曾因《猎人笔记》而遭流放。一八五三年回到彼得堡,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一起探讨俄国的前途和命运。作家对于贵族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长篇小说《罗亭》(1856)和《贵族之家》(1858)是其结晶。罗亭是先进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又一个“多余人”形象。《贵族之家》实际上是一曲正在崩溃的贵族阶级的挽歌。贵族知识分子拉夫列茨基绝望地喊道:“毁掉吧,无用的生命!”,表明贵族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历史作用。一八六一年沙皇被迫实行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农奴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一时期屠格涅夫继续探讨时代的正面人物形象。小说《前夜》(1860)与《父与子》(1862)是其代表作。在这两部作品里平民知识分子成为取代贵族知识分子的主人公。英沙罗夫虽(《前夜》)是平民知识分子的英雄,但他是保加利亚人,而且又在革命的前夜死去。这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对塑造革命者形象探索的新成就,同时也反映作家思想上的局限。正是因对这一作品的评价问题,作家与《现代人》杂志发生严重分歧,这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与自由主义改良派思想的矛盾。一八六七年作家又创作了长篇小说《烟》。一八七七年作家发表了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处女地》,反映了俄国七十年代革命的民粹派运动。从六十年代开始,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是在西欧度过的,但他始终眷恋祖国。一八八二年客死法国后,遵照遗嘱,遗体运回俄国安葬。屠格涅夫还创作有散文诗、剧本,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父与子》的情节开始于一八五九年五月,结束于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之后。围绕同农奴制及其残余的斗争,形成营垒分明的两大阵营。作品集中反映了医科大学学生巴扎洛夫同巴威尔、尼古拉等人的矛盾和斗争。矛盾的焦点在于要不要改造俄国。作家把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作为英雄人物来塑造。但是,由于作家的贵族自由主义观点,这个人物又充满矛盾,最后在“未来的门口”过早的死去,反映作家看不到斗争的前途。这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在写思想冲突上十分成功,在性格描写上用反衬手法,突出了主要人物。作家的语言是精湛、优美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