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翔宇,曾用名有飞飞、伍豪、少山、冠山等。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是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秋回国,正值国共合作,他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后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1925年2月,任东征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亲自领导黄埔军校学生军进行第一次东征。10月参加领导和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第二次东征。1926年冬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军事委员会主任。1927年3月,和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接着,担任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在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协同下,组织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对党的军事工作实行全面领导。1929年9月,发出《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总结我党初期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正确解决了加强红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维护毛泽东、朱德对红四军的领导,对指导古田会议的召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为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争取群众,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重要贡献。1931年12月,他离开上海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一举歼敌三个师,取得胜利。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成员,和毛泽东、王稼祥以及红军总司令朱德一起,指挥红军继续长征。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45年8月为制止内战和毛泽东一起参加同国民党的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字后,继续留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领导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他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了解放战争。
建国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二、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他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几个五年计划,都是他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积极稳妥、综合平衡,这种主张对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后来经济调整工作的迅速收效,起了重要作用。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55年,出席有亚非二十九个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提出亚非国家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各国代表的赞同。他先后访问过欧亚、非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文化大革命”中,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他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为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详见《党史通讯》1984年第9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