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清代翁方纲所写的一篇诗论。

翁方纲看出格调说与神韵说的缺陷,认为它们都过于狭窄,于是扩充其义。又嫌神韵说的“空寂”,提出肌理说。肌理说,是在当时统治者提倡经学、考据成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肌理说的影响下,形成了“学问诗”流派。 “肌理”主要指义理、文理,即儒家的“经术”和学问。翁氏提倡肌理说,认为以肌理为本方可以作诗,这是指要以儒家典籍为本,以学问为诗。肌理说,与袁枚的性灵说是对抗的,它倡导经术和学问,就是为了宣扬儒家道统和伦理观念,具有很浓厚的复古主义色彩。肌理说其实只是格调和神韵诗的一种修正或发展。肌理与神韵说的承继关系可以从平仄论中得到证明。

王士祯(字文简),作《古诗平仄论》,对诗歌的平仄等形式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传统关于七律的基本形式中,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一般通则中,是存在问题的。他提出了新的“律诗定体”的要旨,如平不可令单等。对于七言古诗,他认为要尽可能避免与律句有相同的平仄,其中最当避免的是“平韵到底”。翁方纲对王士祯是非常推崇的,认为“古诗平仄之有论也; 自渔洋先生始也”。《王文简古诗平仄论》的基本观点是承袭了《古诗平仄论》,后者则用诗例的说明平仄的基本规则,翁氏只是对这些诗例加以按语,进行补充和修正。 “夫诗有家数焉,有体格焉,有音节焉。是三者常相因也,而不可泥也;相通也,而不可紊也。”他非常强调诗歌形式因素,与其以学问为诗、以古人为规范的基本诗歌主张是一致的,但也推动了对诗歌形式规律的研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