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合阁体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合阁体

明初在上层官僚间所形成的一种文风,流行于永乐、成化年间。以杨士奇、杨荣、杨博为主要代表,时称“三杨”。

明初,在成化以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已经恢复,并比宋元有所发展,阶级矛盾相对较为缓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替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 点缀升平,在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直接倡导下,三杨以文雅见任,登入台阁、历执国柄。他们粉饰和逃避现实的文以平易雍容擅长,世人遂称为“台阁体”。

他们的诗多是逢迎应酬之作。他们以太平宰相的地位,除撰写朝廷诏令奏议之外,大量写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的诗歌。内容多为粉饰太平和颂扬统治者的功德。形式上追求雍容典雅、 词气安闲。“三杨”的地位声望略相匹敌,以诗文而论,杨士奇较为优胜,而杨荣又在杨溥之上。而“台阁体”的总体风格,用平正雍容四字,就足以概括了。 “三杨”因其宠任的隆重、地位的显赫,虽雍容闲雅之作,也曾海内宗之,风靡一世,追随效颦者甚多。产生的影响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 “成化以后,安享太平,多台阁雍容之作。愈久愈弊,陈陈相因,遂至啴缓沉沓,千篇一律。”这是从形式方面对它的恶劣影响的中肯批评。台阁体在较长的时期内垄断文坛。所以明初的传统诗文总的来说比较沉寂,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台阁体”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过是一种雍容雅儒、平易无奇的文体。然“三杨”之诗文虽没有深湛幽渺的思致,纵横驰骋的文才;而却“逶迤有法度,酵实无疵”,仅此点,还算其长处所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