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马融传》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马融传

【题解】

马融是东汉着名的经学家和辞赋家,杰出的经学大师郑玄即出自于他的门下。他精通各类典籍,门生遍天下,对东汉经学的兴盛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后汉书》为之立传,表现了作者范晔对学术文化的高度认知。

【原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1]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2],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3]界中。会羌虏飙[4]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5]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6]之羞,灭无赀(资)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搜)狩[7]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其辞曰:……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注释】

[1]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2]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3]汉阳:今甘肃天水。

[4]飙:旋风,暴风。

[5]殣:饿死。

[6]咫尺:眼前。

[7]寝蒐狞:偃旗息鼓,停止狩猎。蒐狩:春獀和冬狩。古代帝王春、冬时的射猎活动。蒐:通“搜”。

【译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人长得漂亮,有满腹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终南山,用儒术教授学徒,不应征聘,闻名关西。马融跟从他游学,对经书精通。挚恂赞赏马融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永初二年(108),大将军邓骘闻马融有名,召为舍人,他不喜欢这个职位,不答应,客居凉州武都、汉阳间。这时羌虏突起,扰乱侵犯边境。米谷价格飞涨,自关以西,道上饿死人的一个接一个。马融饥寒交迫,就后悔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拿着天下之图,右手割断自己喉管,这种以名利害生命的事,愚夫也不干。’为什么呢?生命是最可贵的东西。现在为了害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就去应了邓骘的征召。

永初四年(110),拜为校书郎中,至东观典校秘藏书籍。这时,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一般浅见的儒生学士,认为文德可兴行,武功宜废,停止了狩猎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因此猾贼蜂起,乘国家无备之虚。马融大为不满,认为文武之道,圣贤所重,金、木、水、火、土,人并用之,废一不可,哪能不讲武功呢。元初二年(115),上《广成颂》以讽谏之。文中说:……《颂》送上,触犯了邓氏,马融呆在东观,十年不得升迁。因为兄长之子死了,马融自己请罪归家。太后听说了,大怒,说马融不尊重朝廷命令,想去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止马融为官。

【原文】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守。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

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曰:“今杂种诸羌转相抄盗,宜及其未并,亟遣深入,破其支党,而马贤等处处留滞。羌胡百里望尘,千里听声[8],今逃匿避回,漏出其后,则必侵寇三辅,为民大害。臣愿请贤所不可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9],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少习学艺,不更武职,猥陈此言,必受诬罔之辜。昔毛遂厮养,为众所蚩,终以一言,克定从要。臣惧贤等专守一城,言攻于西而羌出于东,且其将士必有高克溃叛之变。”朝廷不能用。

又陈“星孛参、毕,参西方之宿,毕为边兵,至于分野,并州是也。西戎北狄,殆将起乎!宜备二方。”寻而陇西羌反,乌桓寇上郡,皆卒如融言。

【注释】

[8]百里望尘,千里听声:指警惕性强,消息灵通。

[9]埋根行(háng)首:置身于队伍最前方。行首:队伍前方。

【译文】

太后死,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回到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这时皇帝东巡泰山,马融上《东巡颂》,皇帝赞赏他的文章,召拜位郎中。北乡侯即位,马融上书称病,离职郎中,为郡功曹。阳嘉二年(133),朝廷推举敦朴之士。城门校尉岑起举马融,征召赴公车,经过考试,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荐为从事中郎,升武都太守。这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讨,而拖延不进。

马融知道快败北了,上书要求效命:“现在杂种各羌到处抄盗,应该趁他没有集中力量之前,赶快派兵深入,消灭他的党羽,而马贤等处处留滞。羌胡消息灵通,望尘听声,现在虽躲藏回避,一旦乘虚而来,一定要侵掠三辅,为民生所大害。我愿请马贤认为不可用的关东兵五千,假借部队的番号,尽力统率奋发,扎根部队前列,身先士卒,三十天内,一定能击败羌胡。我从小学习的是艺文,不懂军事,冒昧上言,不实之词,应受罪责。从前毛遂是下贱之人,大家都嘲笑他。终于用一句话使楚与赵定合纵盟约。我恐怕马贤等专守一城,说打西边,而羌在东边出现,且其将士必然会发生像高克那样溃败逃叛的事情。”朝廷不能用。

又上书说“‘参’、‘毕’变色,‘参’西方之宿,“毕”为边兵,至于分野,‘参’在申,为晋分,并州之地。西戎北狄,可能来侵扰了,应该做好准备。”不久,陇西羌反,乌桓侵掠上郡,都如马融所说的。

【原文】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10]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着述,以病去官。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11],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12],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着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族孙日磾,献帝时位至太傅。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13]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物我异观,亦更相笑也。

【注释】

[10]髡:古代刑法的一种,即剃去头发。

[11]达生任性: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

[12]居宇器服:居所、器用、衣物。

[13]胥靡之人:古代服劳役的苦力或刑徒。

【译文】

经过三次升官,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当初,马融有事触犯了大将军梁冀的意旨,梁冀暗示官吏告马融在郡贪污,免官,剃掉头发,迁徙朔方。马融自杀未遂,后来得免罪还,再拜议郎,又在东观着述,不久因病去官。

马融才高八斗,学问渊博,是当世的大儒。教授辅导学生,常以千计。涿郡卢植,北海郑玄,都是他的学生。会鼓琴,好吹笛。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房屋器用衣物,崇尚奢侈,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生,后有女乐。弟子按次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见了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有精有博,我没有什么说的了。”只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着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共二十一篇。

起先,马融被邓氏惩办,不敢再触犯权势之家,为梁冀起草陷害李固的奏折,又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被一般正直之士耻笑。年八十八,延熹九年(166),死在家里。遗嘱薄葬。族孙马日磾,献帝时官至太傅。

史官评论说:马融不应邓骘之请,徘徊陇、汉之间,是想要坚持自己的操守吗?然而,不久就以乡曲之士的拘谨小节为羞,爱惜他的千金之躯,终于因为奢侈淫乐,纠合亲附朋党被讥笑。所以我们知道能够克制自己欲望的人是很少见的。从事的工作艰苦,爱惜保全之情就少了,生活的条件优厚,所以安全求存的思想就多。登高不惧怕的,是那些受刑的人;不在屋檐下坐,怕瓦片掉下来打着自己,这是千金之子啊!考究其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罢了。对事物有不同看法,也彼此不免相互讥笑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