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章炳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章炳麟

一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馀姚人。青年时代师从朴学大师俞樾,在语言文学方面造诣精深,一生著述丰厚。甲午以后投身救国维新的时代潮流,任维新派《时务报》的撰述与编辑,思想一度十分进步。同康、梁决裂后,追随孙中山走反清革命道路。主要文艺论著收在《国故论衡》一书中,著有《论文学》、 《文学总略》等。

章太炎是辛亥时期“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清代中叶,桐城派古文由于偏执于“文以载道”的信条而趋没落,骈文侍机中兴,阮元等大肆宣传,认为只有用韵尚偶的骈文才是“文”。章太炎起而批判这种封建文人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应该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 《序革命军》一文强调了文学重大的社会影响力,要求“文”要起到开启民智、鼓舞民心的反对封建王朝的作用,以“跳踉博跃”之言,为“义师先声”。针对阮元等封建文人掀起的落后的美学潮流,章太炎提出“凡云文者,包络一切箸于竹帛者而为言”的文学见解, 以历史的眼光和朴实无华的朴学精神,详细分析、驳斥了阮元等人的主张。他认为:文学的标准不在语言的藻饰华采,用韵尚偶,无论骈文还是散体,只能视客观的需要而作,形式应服从于内容,二者“犹耳不可只,而胸腹不可双,各任其事。”他把文分为“有句读文”和“无句读文”两大类,其中各种文体虽各有特点,如诗之本情性,史之忠事实,但它们都共同地服从于“修辞立诚其首”的原则,从而反对雕琢、浮华、颓败、淫靡的文风。

在“文学复古”的总目标下,章太炎的文学主张既有其议论文学的狭义性,又有远远超出狭义文学范围的特性,而包括一切著成篇章的文字。其目的还在于力倡文化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如梁启超等人一样,他的艺术观念也具有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美学实质。

但是,由于章太炎并没有真正理解意大利“古文复兴” (即文艺复兴)的实质,加之他思想内部的封建观念和过于拘囿于朴学传统,过分强调了文字学,小学在文学创作和研究中的作用,因而他的文学观念局限他的理论并不能在新的美学理想上有更大建树, “古文复兴”的结论只是要求魏晋古文、五言诗的简单重现,这就并不符合新文学的要求, “著于竹帛者皆文”的主张于文学也未免大而无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