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印象主义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印象主义的产生受到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影响,注意人对生活的主观感觉和印象,注重美的艺术形式,注重反传统的创新,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尊重自然和人的感觉印象。
印象主义画派是由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家所组成。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巴吉尔是早期的核心人物。1863年马奈由于送交沙龙作品被拒绝展出,参加了落选作品展。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强烈反响。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的作品再次遭到官方沙龙的拒绝展出。这种形势促使他们另寻出路。举办了1874年“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的独立画展。作品展出后,舆论大哗,许多报刊登载了一些非难讽刺的评论文章,其中一位叫路易李罗瓦的作家在杂志上写了一篇小品文,借莫奈《日出——印象》油画嘲弄讥讽一番,称呼他们是一群“印象主义者”,后来, “印象主义画派”一词被人们接受下来。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特点是:他们不再以表现事物的内容为其主要旨意。追求捕捉瞬间的视觉印象,用马奈的话说“我的作品的主角是光和色”。他们借用了当时科学上的光学理论,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而产生的,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受不同光的支配而有各种不同色彩。在反映自然美的风景画中,强调先在户外汲取大量素材,以色彩再创造灿烂阳光下的生动景致,使画面变成光影、气氛和直接地反映色泽之作。印象主义绘画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
印象主义音乐是受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图从浪漫主义音乐表现主观情感中摆脱出来,追求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趋向片断零散,在配器上力图纤细,调节着音乐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之中表现物体的气氛情调。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努力实践,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他在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钢琴曲《意象集》、管弦曲《夜曲》、《大海》等作品中,都以印象主义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情调,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象主义也影响到文学,以法国龚古尔兄弟和德国霍普特曼为代表,他们主张文学表现人内心的瞬间感受和印象,将主观情绪投射到具体事物之中,不拘泥于细节的逼真,追求艺术形象和思想表达的朦胧不确定性。印象主义戏剧的特点是,渲染悲观绝望的情调, 自然主义的场景和堕落、犯罪的气氛,当时欧洲有不少剧作家、导演和演员都受其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