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永阳王斋后山亭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江总:永阳王斋后山亭铭

江总

丛台造日,淄馆连云。锦墙列绩,绣地成文。吾王卓尔,逸趣不群。梅梁蕙阁,桂栋兰枌。竹深盖雨,石暗迎曛。激流疑疏,构峰似削。苔滑危磴,藤攀耸萼。树影摇窗,池光动幕。月澄遥溆,风清近壑。雪岸难消,花园易落。高桐百尺,垂杨五株。开荣九畹,结秀三珠。山条紫的,水叶红须。抽芳绕霤,接翠分衢。亭讙旅鹤,浦噪惊凫。前列牧马,后招郇伯。讽诵楚,精微沛易。丛桂留赏,散金匪惜。不羡睢阳,还蚩碣石。驰声终古,服义无斁。

本文是为陈文帝第十二子永阳王陈伯智斋后山亭所作的一篇铭文。文章开头以楚王游观弋钓之地的丛台为比,极写永阳王斋后山亭地势高接天日。又用皇族所居的淄馆连云形容永阳王宫苑建筑的高大众多。其中有一座清静幽雅的书斋,坐落在竹石掩映之中,它的梁栋都是梅桂等香木制成,这正是主人卓尔不群的逸怀高趣的生动写照。以上为第一层,写“永阳王斋”。

“激流疑疏”以下写“斋后山亭”,是全文的重点。这儿水虽不深,却很湍急;山虽不高,却颇陡峭。沿着苔滑藤遮的石磴拾级而上,便可来到亭中。树影婆娑,在亭窗上摇曳;池光反射,在帷幕上闪烁。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十分清幽的。

然而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亭子的作用主要不在于它的本身,而在于给游览者提供一个观赏周围景物的立足点,通过亭子这个小空间,把周围大空间的景色吸收和聚拢来,从而丰富游览者美的感受,所谓“空亭翼然,吐纳云气”,所谓“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都道出了其中的奧妙。这儿山亭的作用也是如此。你看,在不同的季节登上山亭,远处水边的明月、近处丘壑的清风、尚未消溶的积雪、绿肥红瘐的花枝,无不可以摄入眼底。至于高桐、垂杨、兰畹、莲塘,及其他种种景物,均可历历在目,更不用说绕亭生长的花朵,绿树掩映的小路了。这一切多是目之所接,即观赏者通过视觉获得的美感。另一方面,耳之所闻即通过听觉获得的美感也不可忽略。亭高可以招鹤,因此时可听见鹤鸣,浦深可以栖凫,因此时可听到凫噪。有此一亭,坐观万景,可谓赏心乐事。

与斋之“逸”一样,亭之“逸”也同样反映出主人趣味之“逸”。于是“前列牧马”以下又回到主人的“逸趣”上来。这里用了好几个典故“郇伯”用《诗·曹风·下泉》:“四国有王,郇伯劳之。”郇是古国名,为周文王庶子封地。“楚诗”用西汉楚元王善说《诗》的典故(见《汉书·楚元王传》)。“沛易”用东汉沛献王善说《易》的典故(见《后汉书·沛献王辅传》)。有如此幽美之园林,如此高雅的主人,那么历史上著名的梁孝王梁苑(又名睢苑,在梁孝王所筑之睢阳城)、燕昭王碣石宫,又有什么值得称羡的呢! 由于有前面的层层描绘作为铺垫,因此这一结论,读者便会感到不难于接受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