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干山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杨维桢:干山志

杨维桢

华亭地岸海,多平原大川,其山之联络于三泖之阴者十有三,名于海内者九,其一曰于山,又九之甲也。世传夫差王冢干将其上,故名。其形首昂脊弓,肩髀礌礧状马,又云天马。

至正癸卯四月十有八日,洪生驾黑楼船邀予出南关,泛白龙堆北行,过沈泾,至皇父林西小溪。蛇行六七里,抵山麓。命谢公屐蹑峻磴,及半山麻松溪,丹室道士郭常作茗供。题诗壁间。更肩舆上绝顶,借盘石踞坐,俯视众山累累,如子立膝下。佛宫老宇离立于旁,瓦次鳞鳞,杂出藂树间。桑丘麦田,连绵错绣,俨然如辋川画苑也。鸟有婆饼焦者,时声于耳。冷风锵然起松,雨滴衣帽,使人肌骨惨懔。

下山,生之外氏张景良请移舟,旋山而北若干步,斗折三矢地,怪石夹插,类剖蚌拔土特起,类跳狼躩豹。木皆鸾回凤翥,顶悬碧萝若缕索,下有轩四程,名碧萝窗。扫榻就坐,窗洞开,野香袭人若术芝。良父梓山公几八秩,扶藜出,肃客。已而燕客于轩,复出子女罗拜。公躬奉觞为余寿,予复觞之曰:“劫灰一吹,阅十年,无地不烬砾,公独不在劫地,又时与一辈高人韵士徜徉山水,谓东南之庆人福地,非耶?”于是主客交欢,酒不计量,颓然就醉,不觉日在牖西。是日,宿东崦曹氏玄修精舍。

上海一带,没有大山,如果有个小山也很引人瞩目。位于松江县的干山,虽然矮小,却有着奇异的传说和形如天马的身姿,自然成了当地名山了。

干山自有其佳处,小也有小的妙趣。这里的关键,就看游者的眼光如何。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所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任何山水都有独特之美,看你能不能发现。

杨维桢在干山,就发现了它的美。周围的小山,如儿孙一般罗立膝下;民居历历在目,与树木相间;桑田麦田,象交错的锦绣,连绵成片。作者看了这些,不由想起王维中所描写的辋川,好象自己面对着如同辋川一般精美的图景,流露出闲适、惬意的心情。

古人游山水,写山水,常常寄托着自己的情怀。杨维桢亦如是。他晚年遇元末乱世,心灰意冷,不愿投身官场,而愿寄情山水,学当年王维隐居辋川模样。这种感情渗透在这篇短文中。他把自己之所见比作“辋川画苑”,就暗示了自己当时的心情。而“冷风锵然起松,雨滴衣帽,使人肌骨惨懔”,则有一种离世的冷意。在宴席上他对那位八十老翁说的一段话,集中表达了他对时世变迁的感慨,对老翁处世经历的赞赏和自己也准备象老翁那样“徜徉山水”的打算。他把这种打算借游干山抒发出来,说明干山是一个宜于徜徉其间的所在,从而又赞美了干山的幽僻。而在“东南之庆人福地”的赞叹中抒发出在此遁世隐居的情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