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作品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也是“垮掉派”小说的奠基作。1951年写毕,1957年由“海盗”出版社出版。小说共5部42章。

小说写“我”——萨尔·帕拉戴斯和其他几个朋友:狄恩·马瑞阿迪、玛丽露等人三番五次横穿美国大陆到处浪游的经历,反映了他们一路酗酒、性爱、放浪不羁的生活,典型地再现了二次战后美国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被美国某些青年奉为“生活的教科书”。

小说不厌其烦地写了“垮掉派”分子的胡闹、酗酒、吸毒和性行为,这诚然是对于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消极的反叛,但那种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和享乐主义究竟是不可取的。尽管如此,小说中的思想仍有几个闪光点,作家努力从狄恩·马瑞阿迪的形象中表现出一个流浪汉的聪明、决断和适应生活的气质来。他批评了以铁牛李为代表的另一类专以吸毒为乐的“垮掉派分子”;他赞扬了埃德·邓克尔对人的同情心,赞扬了他的妻子加拉提的一往情深,忠贞不二的爱情,他甚至赞扬了一个警察兼小偷雷米·邦克尔的美好品格。这些片断,增加了小说在思想上的某种积极和向上的因素,是乌烟瘴气中美的人性的闪光。

这部小说不是一般的“垮掉派”作家的即兴之作,而是一部较严肃和认真的作品。小说以“我”为结构的轴心,构成5个封闭式的段落,在这5个段落中记叙了不少的人和事。这种结构有人称之为“人像陈列式”。小说使用独白方法,一“白”到底。但这种独白却是可以懂的,因为它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跳跃不大。小说的语言在哀婉中透露出一点意。小说的描写很富于一种实物的质感。小说也使用了象征手法。“在路上”其实是这些浪荡青年对人生之路的摸索、探求的象征。小说在艺术上有着十分明显的不足。对酗酒、性爱、吸毒的描写冗长而滞板、单调,自然主义倾向十分明显。有的地方显示了“垮掉派”文学叙述与描写的随意性,行文比较粗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