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4312】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

(柏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8.5万字,1989年5月第1版,2011年4月第3版,58元)

13章:[1]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王权和皇权制度;[3]中华民国的权力结构和元首制;[4]中枢辅政制度及其运行机制;[5]中央政务体制及其运行机制;[6]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7]法律制度;[8]监察制度;[9]军事制度;[10]财经科技文教等制度;[11]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12]行政辅助人员制度;[13]职官管理制度。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血缘亲族是任官从政的先决条决,世袭罔替,代代相承。

霸主们为了完成霸业,急于选用具有文韬武略的人才,故此在任官用人上毅然打破世卿世禄制,大力起用有才能和可靠的人。

集权制度的出现有其政治、经济和历史背景,也有“人的恶劣的情欲”。

秦始皇“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将三皇五帝名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这是旷古以来所未有的,被认为是最崇高的名号,一经出现,便被历代王朝所接受,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被朱棣早选入内阁的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七人,被称为“七学士”。

隋唐的二十四司职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尔雅·释名》:“县,悬也,县系于郡也”。《广韵》:“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灭陈为县,县名自此始”。

历代都有基层行政区,即乡里、党族、里甲、保甲、村社、乡镇、区镇等基层组织。秦汉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

所谓职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明确职责、规定职权范围、选拔任免、教育培养、爵命等级、考核奖惩、退休抚恤等一系列与职官相关的制度。

童试(府、县试);乡试(在省署举行);会试(中央级的考试);殿试(会试中试者要由皇帝亲策于廷)。

退休也称致仕、致事、致政。老是指70岁以上的人。

这本书依据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内涵,梳理和总结了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借以在洞悉政治制度“来龙”的基础上,把握“去脉”,使新的论述有所依凭,旧的观点得以系统。全书以王权和皇权制度、中华民国的权力结构和元首制、中枢辅政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央政务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法律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财经科技文教等制度、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行政辅助人员制度、职官管理制度等为题,分别叙述自传说时代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在考察制度内涵及特点的同时,分析其在整体政治制度中所发挥的效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