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漂泊之夜
我听到火车轮的声音
和轮船引擎的声音
相遇
在我的屋后
无数雨之脚带来
一个吉普赛人的声音
他丢了马
一个登山者的声音
他丢了山
2
我是个水手
寻找岛礁
久已期待
拉开门
拴住雨的脚
用手指的发颤
心的怦跳
我把它紧紧地搂抱
趁一切都未失掉
3
漂泊之夜
声音
我们将相遇
尽管最后
我会身倒仆地
就在不远处立着
一匹马
在山脚
我们将相遇
声音
在漂泊之夜
等我在那里
直到无雨
(严萍、龚勋 译)
【赏析】
马来西亚著名诗人穆罕默德·哈吉·沙勒认为拉迪弗·默希丁的诗歌具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意象美,借助诸多的意象构成诗;二是流动美,诗仿佛是由一连串的对话组成,诗人的思维是流动的、跳跃的。他“以一位诗人的敏感,把绘画领域的艺术手法用在文学创作领域”,使他的诗具有直观的、色彩斑斓的艺术美。
《声音》写于20世纪70年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和“五十年代派”风格迥异,注重内心的体验,忽略个人情感的外在宣泄。诗篇通过对“漂泊之夜”和“夜”中所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展示了诗人内心对人生、命运的思索,洋溢着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
诗歌第一节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寂寞、孤独、陌生的漂泊之夜,天空是漆黑的,或许还下着大雨,雨点打在地上“滴答、滴答”作响,诗人独坐屋中。在这样的夜晚中,一切行动都是多余的,人的耳朵成了与外界沟通的最佳桥梁,这就自然引出了本诗的主题:“声音”。诗人的思维随着“声音”而活跃起来,漂泊之夜中传来了火车车轮和轮船引擎的声音,“铿铿”的铁轨声和“嘟嘟”的汽笛声不绝于耳,它们“相遇、在我的屋后”,就像两个久违的朋友互致问候。火车和轮船能够互通有无,那么雨滴呢?滴滴答答的雨点,不就是远途行人的脚步声吗?它们由远及近,给“我”带来了远方的“声音”和消息。雨滴给“我”带来了一个吉普赛人的声音,他在寻找丢失的马;雨滴给“我”带来了一个登山者的声音,他在寻找丢失的山。没有了马,天性不羁、行走四方的吉普赛人就像翱翔天际的雄鹰被折断了翅膀,失去了马的吉普赛人还是吉普赛人吗?没有了山,登山者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所以,他们“相遇”在屋后,寻找各自的人生目标。诗人也在寻找,寻找自己的人生。诗人想象自己是一个水手,在茫茫的大海上漫无边际地航行,寻找抛锚停靠的目的地。此时,诗人突发奇想,世界上最自由、最宽广的脚步不就是雨滴吗?难道还有雨滴不经过的地方吗?所以,诗人赶紧打开门,“拴住雨的脚”,紧紧地搂住雨滴,让自己融入雨中,追随雨的脚步。诗人于梦幻中托雨在“漂泊之夜”进行漂泊,这是追寻人生的漂泊。诗人对此具有矢志不移的信念与意志,无论如何他都要在“声音”还没有消失、“雨”继续下的时候去寻找;而且诗人坚信“声音”和“雨”都不会消失,因为它们会一直“在漂泊之夜、等我在那里”。诗人坚信,或许前途荆棘满地,有着无数的苦难、挫折与崎岖坎坷在等待着“我”;或许最后“我”终究会倒下,但是追随雨的脚步,踏上茫茫的人生之路,人生的目标最终会实现,因为“就在不远处立着/一匹马/在山脚/我们将相遇”。“马”,象征着诗人追寻的终极目标,也预示着它必将达到。
这首诗象征性强,跳跃性大。诗人通过“漂泊之夜”、“相遇”两个词语的反复重叠,加上“声音”这一意象的多次使用,营造出了一种孤独、紧张、压抑而又不失积极向上的意境。“漂泊之夜”是诗人思绪的起点,《声音》把诗人的思绪带到远方,“相遇”则把诗人思维活动的全过程都展示给读者。全诗的语言凝练、节奏明快,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加上几个意象的重叠,使得全诗弥漫着奇妙而朦胧的意境。
(谢茂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