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纷纷飘落,冰的外衣
仿佛压着整个巴黎。
他,脚踩泥泞,面迎弹雨,
装备着破旧的武器,
不顾饥饿在呼喊在咬啮,
不顾焦渴烧灼剧烈,——
战斗的巨人继承七月传统,
如今又出现在二月。
他以赤裸的胸膛迎向敌人,
与整营的火力对阵;
褴褛的衣服在街石上磨碎,
难道他为的是黄金?
莫非他想王宫高傲的屋宇
为他的寒骨遮风雨?
莫非他想借奢华的床休息
战斗中劳累的肢体?
不!他的创伤绝非黄金能治,
他需要面包和权利!
需要面包给苦难中的孩子,
从此免于受穷忍饥;
需要权利——在命运的天平上
放上他自己的一份,
他需要最终在法国土地上
每个人都成为公民!
但他若要争取这些权利,
就得把生命抛掷,
看,在暴君王宫上,他的瘦手
已刻下了:“不自由,毋宁死!”
(飞白译)
【赏析】
在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在战火和运动此起彼伏的巴黎,在不屈的自由斗士战斗的街垒里,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传诵着鲍狄埃那富有激情的诗歌,这足以融化冬日之寒的热情,曾使多少人为之倾倒,就算时至今日,我们仍旧可以在《国际歌》中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的雄壮、激情的呼喊。
鲍狄埃的诗与时代和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朴实、明快、富有鼓动性和战斗性。在艺术上鲍狄埃也一丝不苟,他对歌谣、长诗和十四行诗等体裁都显露出卓越的才能,并善于通过具体的形象生动而通俗地表现抽象的理论和观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人民》是鲍狄埃参加二月起义后,创作的许多富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的诗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抒情诗,被称为“人民的颂歌”。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人民”的集中的正面描写,第二部分是对“人民”动机的侧面假设,第三部分是对“人民”崇高动机的歌颂。全诗一开始就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严峻的环境——巴黎一改往日浪漫而繁华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天气和窒息的氛围。在这片充满阴霾气氛的城市里,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出现了,他的出现同时带动了周围环境的变化,我们发现阴沉的天空下,正上演着一场搏斗,这个人艰难而英勇地与一整个营队的敌人进行着战斗,尽管饥渴折磨着他,尽管他一无所有。正是这个人物的壮举使得诗歌的基调逐渐上扬。可是诗人没有让这股趋势直接上升到高潮,而是加进了一系列的假设: 他是否为了自己的生存?是否为了高贵的地位?是否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归根结底,诗人是在设问: 他这样做是否只是为了自己?在这一连串紧凑的设问中,我们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听到了一声坚定的“不”。这是如此震撼人心的声音,以至于接下来诗人慷慨激昂的叙说变得异常坚定,诗句中每一个“需要”都是向先前每一个“是否”的坚定的回答——他不是为了高傲的屋宇,奢华的床榻,他不是为了这些个人好处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而是为了面包,为了孩子,为了全法国人民的面包和权利。这不是一场私人之斗,而是一场为了人民的斗争,是一场神圣的事业。全诗最后一句“不自由,毋宁死!”使得人民斗争的全部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
应该说,这是一首包含着强烈情感的诗歌。在形式上,我们看到诗人多用排比句来表现炽热的情感,另一方面,在两列排比句中突然出现的停顿,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在一种类似“演讲体”的形式中得到了自然的展现。而紧凑的语句本身,使得诗歌奔放流淌,雄浑悲壮。
(林晓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