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病室》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第六病室》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契诃夫(1860—1904)的中篇小说。在俄国某小城一家设备简陋、秩序混乱的医院里,医生拉京偶而来到作为精神病房的第六病室,遇上谈吐不凡的患者格罗莫夫。此后,医生常去病室和他交谈。格罗莫夫总害怕被押进监狱,明知自己没有犯过罪,却时常怀着疑虑和恐惧,担心受到迫害,他总是愤激地控诉社会。拉京经常与他交谈,感到受益很大。由于两人交往过密,拉京也被当成精神病患者,关进阴暗的第六病室。他挣扎着要出去,横遭看守人尼基达的毒打,中风身亡。

“第六病室”是俄国专制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格罗莫夫和拉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专制制度的黑暗与残暴。格罗莫夫和拉京是被专制制度损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格罗莫夫饱经贫困和失意之苦,又被恐怖的现实逼得精神失常,遭受终身禁锢的非人折磨。拉京善良谦恭,与世无争,只因和一个精神病患者谈了几句话,就受到迫害,死于非命。这说明整个俄罗斯就象一座人间地狱。小说有意将格罗莫夫和拉京的处世哲学对比,前者憎恨专制制度,厌恶死气沉沉的庸俗生活,主张反抗黑暗统治,坚信“新生活的黎明会发光。”后者信奉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一味迁就忍让,不敢抗争,反对变革。小说通过这两种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以及拉京的悲剧结局,否定了托尔斯泰主义,表达了要求改造现实社会的愿望。小说的结尾笼罩着恐怖、忧郁和悲哀的气氛:第六病室重又恢复了旧日的秩序和平静,凶神恶煞的尼基达仍牢牢把守着大门。这说明作者并没有找到摧毁专制制度的力量和道路。

《第六病室》以细致、逼真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一幅俄国专制社会的图画。小说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将“第六病室”和整个社会连结在一起,比喻得当,概括力强。小说的细节描写生动简练,紧紧扣住了人物的性格和事物的特征,往往寥寥数笔,就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人物的神情、外貌及其个性。作者没有直接描绘人物的心理,而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以及外部动作来揭示他们的内心活动。整部作品思想深刻,情绪悲愤,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