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美国文学·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阿瑟·密勒(1915— )美国剧作家。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制造商家庭,父亲在大萧条时期破产。密勒1932年中学毕业后就外出谋生,在汽车零件仓库干过活。1934年入密执安大学,开始戏剧创作,并得过戏剧协会的奖。1944年,他的 《鸿运高照的人》在百老汇上演,未获成功。他的成名作是1947年上演的《全是我的儿子》获纽约剧评奖。此剧讲一个不负责任的制造商把不及格的飞机零件卖给空军,导至飞机失事,21名飞行员 (包括他的幼子)死亡,别人因此坐牢,他却逃过了法律制裁。后来,他的儿子提出要娶弟弟的未婚妻,那个为他父亲坐了牢的人的女儿,终于使他受到良心谴责,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全是我的儿子”,于是自杀。1949年上演的《推销员之死》是密勒的杰作,获纽约剧评奖和普列策奖。1953年上演的历史剧 《炼狱》 ,影射当时麦卡锡主义对左翼人士的迫害。密勒本人在1950年曾受非美活动委员会传讯并被判藐视国会罪。1958年才由最高法院撤销这一罪名。他的其他剧作有《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反映他本人早期在汽车零件仓库工作的一些经历; 《桥头眺望》反映意大利非法移民在美国的悲惨遭遇。密勒曾和好莱坞红星玛丽莲·梦露结婚,为她写过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1961年密勒和梦露离婚后,再娶奥地利籍摄影师英吉保丽·莫拉斯,这段经历反映在剧作《堕落以后》 中。另外,他还写了 《维希事件》和《代价》、《美国时钟》及大量戏剧评论。密勒最爱写人的负罪感和良心发现。他一贯反对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提倡严肃戏剧。

内容概要 威利·洛曼是个巡回推销员,他一直相信讨人喜欢和坚持是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关键。他的偶像是推销员大卫·辛格曼。他活到84岁,只要在旅馆里拨个电话,就能做成交易,死后在新英格兰有许多买主和同行为他送葬,极尽哀荣。现在威利已63岁了,干推销这一行已经34年。早年曾为老板在新英格兰开创地盘立过汗马功劳,可是如今年老力衰,货物又推销不出去,也就赚不到佣金,而家里的种种费用却要如期支付,如房屋分期付款,保险费等等。经济负担,种种精神负担加上长途驾驶,威利心力交瘁,精神错乱。他经常看见幻象,尤其无法集中精神驾车。过去的经历,在非洲冒险发了财,但早已故去的哥哥经常出现在他面前和他说话。过去和眼前经常交替出现,使他讲话语无伦次。他的妻子林达是个温顺的贤妻,与他分忧几十年,早就发现他神智不正常,还有自杀倾向,但又怕说穿了更伤他的心,所以无能为力。这天夜里,威利突然回到家里,林达告诉他,在西部干了几年的大儿子比夫回来了,小儿子哈比也在,想让他们爷儿好好谈谈。比夫一直是威利的希望,14年前,他在中学时曾是足球明星,全国许多学校争相为他提供奖学金,但比夫并不了解自己应该干什么。他视父亲为偶像,但在他快要中学毕业时,数学不及格,为此,他曾赴波士顿找父亲解释,不料,发现父亲在旅馆里和一个女人厮混,还以母亲的丝袜送给对方。这一发现使威利在他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比夫从此一蹶不振,中学没有毕业就离家出走,到西部去了。混了几年,却没混出个人样来,至今没有正式职业,想在纽约老家重新开始。威利见儿子这般模样,不禁怒从中来,儿子也不甘受责,反唇相讥,于是两人又象从前一样吵开了。其实,威利心爱比夫,对比夫有负疚感,他错误地认为,比夫只是不努力,要努力准能成功。哈比也迟迟未能接受自己是个失败者的事实,后悔没有跟哥哥去冒险。但他毕竟知道,希望只能寄托在比夫身上,因为哈比虽然仪表堂堂,却是个只会寻花问柳的浪子。一顿争吵之后,比夫决定次日去找旧老板借一笔钱,和弟弟开体育用品商店。威利相信有了本钱,兄弟俩一定能成功。他也同意了妻子的建议,求老板在纽约给他一个不用跑远途的差使。为了给父亲一个惊喜,比夫次日一早离家,并让母亲转告父亲。当晚爷儿三人要在某饭店聚餐,一表父子修好,二贺新的开端。次日,威利找到老板,不但没有得到纽约的差使,反而被解雇了。威利走投无路,只好找老朋友查利借钱付保险费。查利曾多次在经济上帮助威利,这次又答应给他一份优差,但威利谢绝了这样的照顾。晚上,威利按时到了饭店,原先,两个儿子想瞒住他,说旧老板如何热情接待,但比夫受不了威利老生常谈的教训,只好和盘托出,说老板让他坐了六小时冷板凳后,又假装不认识他。比夫一气之下顺手拿了他的金笔走了。比夫还告诉威利,他们父子两人其实都是失败者,他却偏要教比夫相信一定会成功。父子三人不欢而散,两个儿子跟妓女走了,撇下威利在饭店里。威利离开了饭店,到种子商店买了蔬菜种子,连夜在后园里种了起来,他明白,他活着的价值还比不上死去。现在,房屋款已经付清,他死后还可以让家属拿到两万元保险金。因此,他拿定了主意,种下蔬菜,作为对妻子负疚的一点补偿。深夜,两个儿子回来了,林达大骂了他们一顿,要把他们赶走。比夫也决定从此离家,再也不回来了。他声泪俱下地劝父亲面对现实,丢掉成功的幻想。威利却认为他仍是个孩子,并且还需要自己,若有一笔钱,他一定能成功。因此威利为他们而死的决心更坚定了。两个儿子已上楼睡觉,但在林达再三催促下,威利仍迟迟不愿上楼就寝。他又见已故哥哥出现了,而且又和他谈开了,后来,竟开车冲了出去。威利死了,林达在他的墓前说: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干啊? ……我想啊想,怎么也弄不明白。威利,今天我已最后一次付清了房款,亲爱的,却没人在家。我们自由了……我们自由了”。

作品鉴赏 《推销员之死》是一出典型的现代悲剧。它暴露了美国社会的某些弊病,粉碎了“人人可以成功”的神话。威利·洛曼是剧中的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在于死抱住错误的价值观念不放,不能面对现实。他的一生在错误的梦想中度过,也为了一个错误的梦想而死。威利代表了他那个阶层,因此他的悲剧也是一群抱着成功梦想的人的悲剧。正如他的名字Lowman所暗示,他是属于社会的低层人物。威利一无所有,推销员没有工资,只领佣金。他们推销的只是别人的东西,他相信,人只要讨人喜欢,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门就朝他敞开。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筑在这样的梦想之上。他对大卫·辛格曼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大卫推销得非常成功。他不必离开旅馆,一个电话就能成交,84岁去世时,有这么多买家和同行为他送葬。由于他总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把幻想当作现实,所以又常常说大话。他不顾自己推销不受欢迎的事实,吹牛说自己在新英格兰如何重要,说自己的销售额如何高,他就这样陷进自己的谎言中不能自拔。早年,他的哥哥本劝他去阿拉斯加发财,但他的妻子林达说,“你在华纳公司不是干得很好吗?有希望成为股东啊。”结果他错过了机会,连起初林达劝他求老板给他在城里的差使,他也只能拒绝,因为“他在新英格兰很重要”,而事实却是,老板把他解雇了。对待大儿子比夫,他又拼命灌输“只要讨人喜欢,有魅力就能成功”的思想,至使比夫长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他还姑息比夫的偷窃倾向,造成了另一代人的悲剧。威利的盲目性使他妒忌邻居查利的成功,拒绝查利给他提供的职业。他硬要比夫相信自己的魅力足以使旧老板借一笔巨款给他开业。最后,当比夫声泪俱下地帮助他正视现实的时候,他又误认为比夫终于还是接受他的观点,需要他,因而决定自杀,以便有一笔钱留给他。然而,威利的悲剧并不是全部由于自身性格的弱点造成的,一部份原因是美国社会本身的弊病。威利终于发现,他自己就象他分期付款购买的东西一样,等你付清款后,东西便用尽或者坏了。他付清了最后一次房款,而他却只好到坟墓里去安息了。在美国社会,人老了就象被吃光了肉的橘子一样,皮被扔掉。然而,他为之牺牲的两个儿子,却是不值得他这样干的。比夫是剧中第二个重要角色,他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由于威利一向厚长薄幼,对比夫爱护有加,比夫便把父亲作为偶像。威利相信比夫讨教练喜欢,即使偷点东西也不成问题,后来为了向哥哥逞英雄,竟怂恿比夫兄弟去偷木头。比夫就这样按照父亲的价值观去做人,直到数学不及格,到波士顿找父亲求助,发现了父亲的隐,才完全改变了他对父亲的看法。由于父亲不断告诉他他如何重要,使他不能听命于人,加上又有偷窃习惯,在外飘泊多年,不但一事无成,还进过监狱。他曾设法帮助父亲丢掉幻想,正视父子两人都是平庸之辈,只能从头开始,但终未成功。但剧终时,他终于醒悟了。如果说,密勒对剧中人还寄托希望,那么希望是在比夫身上。哈比是个被父亲忽略的儿子。在家里,比夫的形象总是把他压在下面。哈比长大后是个浪子,也很自私,竟把神经错乱的老父扔在饭店里,与妓女扬长而去。但哈比也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更可悲的是,直到剧终时他还相信自己会成功。林达是贤妻形象,但她不但没有帮助威利回到现实,反而使威利在自己的幻想和盲目性中越陷越深。她对威利的死是有责任的,但他仿佛是密勒的代言人,喊出了许多人心中的呼声,“必须关注这个人”,即人不能到老就象橘子皮似地被扔掉。本和查利都是为了证明威利哲学的谬误而设的人物。本代表富有冒险精神又能残酷地竞争的一类人。他17岁进入非洲丛林,21岁走出来时成了富翁。他成功了。他的哲学是“和陌生人争斗切不可公平”。查利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不相信个人的魅力。他的名言是: “J·P·摩根脱了衣服象个屠夫,但他带上他的荷包时,他非常讨人喜欢。”由于他的务实精神,他在美国社会也获得有限度的成功。他和他的儿子伯纳德与威利父子完全相反。此剧也使用了象征手法,如丛林象征人类社会; 丝袜暗示威利对妻子的负罪感;树林着火象征威利感到的生活压力大到不能再承受; 付清了贷款的房子象征在美国社会里人的价值观念; 威利自杀前深夜在那个阳光不足的后院种上蔬菜表示他绝望之中拼命要给家人留下一点什么;还有幕启和幕将下时那笛声,象征威利那无法实现的梦幻。象征手法的运用就象意识流在小说里的运用。在布景设计上,屋内的墙都是透明的,现实的人物和已故的人物,过去情节和现实情节交替出现,也象意识流一样,只是表现已故人物及过去情节时,人物穿墙而过,不理会室内环境,而现实中的人物则从门里出来。表现过去时,灯光变暗,人物的举止显出年龄差异,服饰显出时代差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