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沉睡五十年
1946年初,在国民党鸦鸣蝉噪最厉害的时候,毛泽东的一个老朋友张圣奘也读到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中的那种浩然大气、那种气吞山河的豪情,让张圣奘不胜唏嘘感叹,他真的没有想到,三十年如飞刀一样锋利的时光,竟然能将一介文弱的书生雕刻成一个如此非凡、杰出的伟人……
他想起了前些日子和毛泽东短暂的聚会:
那是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期间,因为张圣奘早在1913年和周恩来就是天津南开中学的同学,周恩来日本求学的时候,张圣奘还亲自到塘沽送周恩来东渡,后来他们还曾经在欧洲相聚,因此他和周恩来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张圣奘也是毛泽东的朋友,所以这次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特意将张圣奘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会见了张圣奘,他们回忆了在一起度过的难忘岁月,交流了彼此分别之后的情况,谈友谊,谈诗词,共同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张圣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不知道怎么着,时光仿佛在向后倒退,随着张圣奘的回忆竟然退到了二十八年之前的一段非凡岁月:
1917年秋,张圣奘送走了周恩来,15岁的张圣奘便考入了北京大学,住进了附近的一个学生公寓里。有一天,他与一个同住在学生公寓的毛先生在一起聊天,毛先生问张圣奘:“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啊?”张圣奘说:“我是从天津来的,我家祖籍湖北江陵,祖上是明朝宰相张居正的后代。”
毛泽东听说对方是明朝宰相的后代,马上接着对方的话说:“你的老祖宗是个革新派,他丈量清了天下田亩,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张居正做宰相很公正,改革弊政,赏罚分明,识用人才,用潘季驯治理淮河,用戚继光镇守蓟州,使倭寇不敢侵犯中国,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生活……”
张圣奘听毛泽东赞美自己的祖先,心里觉得非常的熨帖,高兴地说:“毛先生知识真是渊博。”
就这样,张圣奘和这位毛先生相识了,而且建立了很深的友情。这个毛先生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
原来,自从毛泽东的导师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授之后,一直希望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个人入北京大学深造。为此,自1918年6月开始,先期到达北京的蔡和森三次致信毛泽东,催促其来京,蔡和森在信中说“兄事已经于杨师详切言之,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但是事情的发展永远出乎人们的计划,后来蔡和森、萧子升两个人都到国外留学去了,只有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而且还是一个旁听生的身份。
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罗学瓒、罗章龙等二十多名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离开长沙奔赴北京。不巧得很,列车行至河南郾城的时候,列车轨道被大水冲毁,行程被耽搁了。直到19日,毛泽东一行人才到达北京。
本来毛泽东来北京是有所打算的,和他一起来的那些同学准备赴法国勤工俭学,而毛泽东是准备长住北京为这些赴法学生负责联络的,这样他一边在北京大学完成学业,一边驻京主持湖南籍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事宜,一举两得。但是,因旅途耽搁错过了考期,虽然经过多方努力,一直也没有取得进展。
这一天,毛泽东和张圣奘在一起聊天,毛泽东对张圣奘说:“我来北京很久了,还没有取得入学的资格,虽然我耽误了考期,但是读一个旁听生总是可以的吧?张新(张圣奘在北京大学时的名字),你的人缘好,能不能为我争取一个旁听生的名额?这样也算在北京大学上学了。”
张圣奘满口答应了这件事,当天就去找蔡元培求情。原来,蔡元培和张圣奘的爸爸在光绪十八年一同进的翰林院的编修,两家交情很深,关系密切。张圣奘和蔡元培细说了毛泽东错过考期的事情。蔡元培说:“好啊,你小小的年纪,就有了友善的心了,那就让毛泽东来北大旁听吧!”
就这样毛泽东进了北大,成为北大的一名旁听生。
10月的一天,毛泽东在校园里再次遇到了张圣奘,对张圣奘为难地说:“张新,我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了,我父亲来信说,如果读北大正式生就让我读下去,要读旁听生就叫我回湖南当米粮铺老板,假如我不听他的话,我父亲就不再寄钱给我了。“张圣奘说:“你怕什么?我借钱给你不就行了!”
当时毛泽东已经24岁了,比周围的学生一般都大个几岁,和大家相处得很好,人缘特别好,同学们听说了毛泽东的难处,都愿意帮助毛泽东继续学业。但是毛泽东是一个喜欢自立的人,而且他也认为借债读书不是一个办法,既影响学习,思想又不安定,就又去找张圣奘,问张圣奘:“张新,你能不能帮我在北大找一个差事,这样我就可以自己供自己读书了。”
张圣奘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吧,这样也好,让我想想办法。”张圣奘找到了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教授。张圣奘就把毛泽东来北京求学的一系列过程和李大钊细说了一遍。
李大钊听完了张圣奘的叙述,说:“让我问问图书馆的人事配备,等几天我告诉你。”
过了两天,李大钊叫来张圣奘说:“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满员,我们商量了一下,准备加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名额,专在架上取书给读者,每月八块大洋的薪水,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张圣奘满心欢喜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高兴,说:“张新,太感谢你了!人家办不到的事,你都办好了!”……
张圣奘重新捡起手边的报纸,再一次认真地朗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为毛泽东的冲天豪气而感动,抑制不住内心的诗兴,挥笔泼墨,一蹴而就,赋词一首:
何地逍遥,海立云飞,烟模雾飘。指中原南北,惊烽历历;长江左右,洪水滔滔。笔扫千军,群空万马,气盖河山谁比高。闲来看,正人间偶戏,斗尽妖娆。
人豪也学莺娇,任腹满诗书刀系腰。拼图新革故,开先气象;天旋地转,余事风骚。汉墓铜驼,宋都铁塔,飞舞旌旗观落雕。苍茫里,正雄图伟抱,策励朝朝。
这是张圣奘比较满意的一首词。词的上阕述说了战乱导致中华大地狼烟四起的不堪景象,同时高度赞扬了毛泽东为首的人民力量为了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在文化战线和武装斗争两条战线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下阕,极力歌颂了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所开创的革命事业,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无限的期望。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首诗,这首在黎明前的黑夜里吹响的象征胜利的号角,直到五十年之后才得以在《政协时报》上发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