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载《葑门口号(三首选一)》夏天葑门外的风光人物之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葑门口号(三首选一)·钱载

灭渡桥回柳映塘,南风吹郭不胜香。
湖田半种紫芒稻,麦笠时遮青苎娘。

乾隆五年(1740),作者游苏州,纪游诗中有《葑门口号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葑门,苏州城东北门。口号,即顺口成诗,与“口占”意同。

诗写夏天葑门外的风光人物之美。首句:“灭渡桥回柳映塘”,从桥边的景物写起。灭渡桥,又名接渡桥,傍池跨水。春去夏来,岸上杨柳成荫,长条披拂,影照绿波,与桥身回转相映,景色醉人。接下去一句:“南风吹郭不胜香”,从上句的视觉写到触觉、嗅觉。触觉是“郭外”的“南风”吹来,使人有凉快之感,这在盛暑中是难得的,在城中是不易消受的,有本题第二首的“街头长日卖新冰”句可证。风吹来本应说“凉”,“凉”字不出,却跳跃一步说是“吹香”,而且吹的是“不胜香”,这就奇得使人疑异。原来香指的是成熟收割后的麦子的气息。麦本无所谓香,但假如你有和农民一样欣喜庄稼收成的心情,就可能感到它的香,“不胜”二字,又把这种感受加以强化。所以这里所写的,不仅是简单的嗅觉,而且是深切、复杂的心理感情的移注。试读王安石《初夏即事》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苏轼《南园》的“春泥雨过罗纨腻,夏垄风来饼饵香”,便可参悟其中道理和句中妙处。结尾两句:“湖田半种紫芒稻,麦笠时遮青苎娘。”又转写看望田中的视觉。水田中一半已插种了“紫芒稻”,头戴麦草编成的斗笠、身穿青色苎麻夏衣的妇女在田间劳动。她们的身体时俯时仰,俯时身子常被斗笠遮住,变成见笠不见人了。江南妇女,夏天参加插秧,作者在古体《插秧》诗就写到:“妾坐秧田拔,郎立水中插。没脚湿到裙,披蓑湿到胛。”男女并写,这里专写妇女,大概她们的装扮特别吸引人。苏轼在《於潜女》中写出了江南妇女走路时的“青裙缟袂”之美,这里又写出了她们劳动时的“麦笠”、“青苎”之美。这两句把田间活动、人物装扮,合成一气,“时遮”两字所透露的若隐若现,把两者的关系轻轻拢点。构成对偶句,内容朴素生动,对仗工整活泼,特别是“青”、“紫”作对,色调的配合更使整个场面显得非常妍美。

这首小诗,清新妍丽。写自然环境,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写江南农村妇女的劳动,又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