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张惠言
夜 闻 海 涛 声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这是一章梦魂畅想曲,又似一阕瑶琴幽怨调。通过夜闻涛声的感受与联想,隐约寄托怀抱,曲折传出作者的人生追求,笔调壮阔,感触深沉,在《茗柯词》中别具一格。
奔腾澎湃的海涛声,首先引发的是梦魂飞越的海天之旅。上片联翩浮想,驰骋“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式的笔墨,神游宇宙,让梦想驾着天风,自由飞翔,扶摇直上,飞往那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缥缈仙山(三山,即东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琅然,形容灵山美石的异常光彩)。“快趁天风”,不止说明风的疾速,而且突出人的快意,如苏轼《百步洪》诗“险中得乐虽一快”之“快”。涛声随即又幻化成鱼龙吟啸之音。“何人唤起”三句,按此词谱式的节奏,一般分成三个短句,而从语意讽诵,则可读为“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水龙吟》本有《龙吟曲》的异名,龙吟声响彻沧溟,仿佛震荡着平静的海面。“一泓杯影”用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句意,写梦魂飞翔天外,俯眺大海,只似杯水一汪而已。接下去,词笔略略点染氛围,清虚寂寞中呈现一片高寒之境。这里翻用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意,而出以问句“高寒谁省”,实含有内心深藏的孤寂。“省”是体验、领会,此境不是常人所能体会,也非作者所能久驻;因此,词笔一转,用“浮槎”熟典,再叙写寻觅归程,回到人间。据《博物志》载:天河与海通,海渚有人曾乘槎(木筏)往返。“倩浮槎万里”以下,求浮槎,寻归路,意味着壮游奇境的结束。幻梦醒了,美好的空中楼阁消逝了,伴随自己的只有盈耳的涛声。“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时也留下过这样的失落感。
下片开头,《水龙吟》引出《水仙操》,海涛声又幻作琴曲遐思,涉想成连故事。(成连,春秋时人,善鼓琴。吴竞《乐府古题要解》谓成连携弟子伯牙至东海蓬莱岛留宿,令其自悟艺境,伯牙四望无人,但闻海水汩没崩澌之声,怆然移情,援琴作歌,此曲相传即《水仙操》。)千载涛声依旧,而时移物换,人间何世,即便有成连那样的高手,对沧海云涛,抚瑶琴弦柱,寻绎清冷的佳趣,今夜却不堪重听了。词中“愁深梦浅”,点出作者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而其具体意蕴究属怀知音还是伤逝者、悲时局还是感身世,抑或兼而有之,后人已无从实指。作者所谓“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大约即为此种欲说还休的千愁万感吧。下文再由漫漫长夜孤枕听涛拟想明朝“雪昏云醒”光景。东坡《蝶恋花》有“昏昏雪意云垂野”之句,这里说“雪昏云醒”,着一“醒”字,厚积的云层似也通宵不倦地在酿着雪意,选字可谓新警,与史达祖《双双燕》“看足柳昏花暝”的名句正堪并传。云情雪意,通力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折射出人的心态。但是读下去却又不是一味清愁不断,词的最后出现了对未来的壮美憧憬,对光明的热切期待。路转峰回,作者业已自行解开了连环情结。“待净洗扶桑”三句,“扶桑”,东方神树名,原为太阳升起之所(屈原《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又兼有日初升的时间之义(《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词人笔下的“待净洗扶桑,冲融立马,看风帆稳”,造语新奇,涵盖时空,扫尽阴霾,更新物象,隐寓的是“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超旷胸襟,高咏的是从容立马看风帆的非凡气概。“冲融”,本义为冲虚广大之状,句中通假作“从容”解。此种胸襟气概,此等朗吟健笔,本身即具美感,即饶魅力。谭献《复堂日记》以为“茗柯词真得风人之义,以比兴出之,非一览可尽”,读本篇可以参照。
天风海涛之曲,中有凄断之音,曲终奏雅,境界还趋高远。回旋跌宕,余意难穷,幻笔幽怀,情思缥缈。洪波浩荡起龙吟,一首绝妙好词,为读者留得多少感发兴会的空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