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换算修辞手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什么是换算修辞手法

[定义]把抽象、平淡无奇的数量改换方式折合抵算,使之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的数量的一种修辞方式。换算的目的不是为了精确的计算,而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事物的可感性、生动性,让人明白易懂并留下鲜明的印象。换算在结构上要具有“本体”和“换体”两个部分,“本体”在前,“换体”在后,同时出现。“本体”和“换体”的两个数量,只是一个大致接近的值,两者不苛求完全相等。换算是吴士文先生首先提出的辞格。根据对事物的特点采用折合抵换的方法加以描述和补充,又称折抵。

[例释]按构成形式看,换算可分为4类:

(1)相当式换算。换体与本体之间,形式上常出现“相当于……”、“大概……”等词语。

例1:苏译不知从哪里搜集来的材料,要宣传科特地注明:出口七台大机组,其价值相当于出口五十万瓶茅台酒,再加上十八万条丝绸被面。(李君旭《“外行”书记》)

例1“出口七台大机组”的价值是多少,用了人们熟悉的事物“出口五十万瓶茅台酒,再加上十八万条丝绸被面”去换算,让人马上领悟到出口机组的分量,并折服这位“外行”书记的精明。

需要说明的是,相当式换算,在换体与本体之间,形式上还可以出现“等于……”、“是……”、“也就是说……”、“即……”、“则……”等词语,表面上看,这时的本体和换体是等值的,其实不然,本体和换体只是一个大致接近的值,换体仍然是一种估摸而已,还属于相当式换算。

例2:胡耀邦同志要求中青年干部读两亿字的书。这个数字有多少呢?假如一个人有五十年的读书时间,则每年要阅读四百万字,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也就是说一天要读一万多字,而且每天都要如此,不能间断。假如今天有事未读,则第二天要读二万多字。每天读一万多字就字数来说不算多的,一张《北京晚报》的字数就有二万多字。(吴胜利《读两亿字的书》)

例2“读两亿字的书”,这“两亿字”是个大数目,为了使它更可感,作者先用了两个“假如”把每年要阅读多少,每天要阅读多少,以“则”“也就是说”为联系词语,换算得清清楚楚。接着,为了把已经换算的“一天要读一万多字“说得更浅显,最后干脆折算为不及一张《北京晚报》的字数,因晚报字数还二万多字呢。瞧,围绕两亿字,作者这样折合,那样计算,只为了突出强调这个数字的实在概念,让人获得较深的印象。在整个换算过程中,虽然用了“则”、“也就是说”等词语,其实本体与换体的数量并不相等,只不过求个相近的值罢了。

(2)比较式换算。换体与本体之间,形式上常出现“比……还”等词语。

例3:在全国1003万专业技术人员中,(不包括中小学教师)……按人力资源率推算……每年有344万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状态,比我国近三年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还多。(《光明日报》1989年5月25日)

例3里“344万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状态”,这到底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呢?用“比我国近三年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还多”一换算,就凸显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可谓“不比不算不知道,一比一算吓一跳”。

(3)平均式换算。换体与本体之间,形式上常出现“平均……”的词语。

例4: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从1981年的108·47上升至2000年的116·92,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17名男婴,大大偏离103至107的正常范围,其中海南、广东等省更高达130以上。(《羊城晚报》2004年10月17日)

例5:中国的节育措施已将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4%,但每隔4秒钟仍有一个婴儿呱呱落地,每天大约43,200人。(北京《文摘报》1983年1月28日)

例4“人口性别比”是个专业名词,文中叙述的数字也不太容易理解,但用平均式“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17名男婴”来换算,就具体易懂了。本例是先摆总数后用平均数换算的。例5是先道出平均数“每隔4秒钟仍有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然后才说出总数“每天大约43,200人”。此例运用平均式换算,较好地表达了节育工作在我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4)排列式换算。本体和换体之间没有什么标志性词语,靠排列平行的上下文互为映衬来换算。

例6:50万,那是什么概念,我可以买一套房子,买一部车,买一台电脑,剩余的,还可以自费出几本文学垃圾。(许锋《馅饼》,《200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例6“50万”元,是个枯燥的数量,可是用“可以买一套房子,买一部车,买一台电脑,剩余的,还可以自费出几本文学垃圾。”来计算,平淡无奇的数量就鲜活可感起来,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彩民中彩票的热切期望。

[辨析1]换算与比喻。换算有本体和换体,比喻有本体和喻体,都有两个方面。区别是;

换算的本体折算成换体,两者都是数值,且数值要大体相当,但没有相似关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但有相似关系。

[辨析2]换算与换述。见“换述”条。

[辨析3]换算与借代。换算有本体和换体,借代有本体和借体,都有两个方面。区别是;

换算的本体和换体虽然具有可换性,但两者必须同时出现;借代的本体和借体有密切的关系,本体不出现,只用借体来称代。

[辨析4]换算与精细。两者都有对数量计算的过程,区别是:

换算的目的是为了把单一的、平淡的、枯燥的数量折算成具体的、可感的、易懂的数量和事物。精细虽也在折算,但给人感觉是故意打破常规,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的用意不在计算,而是通过计算寄托着对客观事物的某些情感或态度。

例7:秦瑞:我们好久没见面了?

罗伟强;七年两个月六天。(电视连续剧《较量》)

例里把“没见面”的日子精细到月到天,当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为了获得对方的好感。这是精细,不是换算。

[辨析5]换算与设式。见“设式”条。

[辨析6]换算与算式。两者都出现某些计算的形式。区别是:

(1)换算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能用;算式只出现在书面语上。

(2)换算是为了使抽象、平淡无奇的数量变得具体、可感,易懂;算式是为了使复杂的语意表达得更加经济、简洁、醒目。

((3)换算在折合计算过程中不采用数学上的运算符号与公式;算式则有意采用数学上的运算符号与公式。

(4)换算必须在不同数量上折合计算;算式虽出现运算形式,却没有进行数量的计算。

[辨析7]换算与析数。见“析数”条。

[辨析8]换算与一般计算。两者都要计算。区别是:

(1)换算不苛求精确,联系两个数值的是一个大致的值;一般计算力求精确。

(2)换算力图把抽象、平淡无奇的数量改换方式折算,使之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有积极的修辞效果;一般计算只在乎数量精确,而不求积极的修辞效果。

例8:前三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235。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收入增幅比消费高1。1个百分点。(福建《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27日)

此例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两个方面再计算,虽很精确却没变换为可感的事物,不是换算,只是一般计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