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吹落黄花遍地金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咏菊》
这首《咏菊》是王安石与苏轼合作的诗,据说前两句是王安石所作,后两句是苏轼所写。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有一回苏轼到王安石府里去拜访他,恰好王安石外出办事,仆人就让苏轼在书房等。苏轼边品香茗,边观看书房墙壁上的书画,当他游走到书桌旁时,才发现纸上有王安石才写的两句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王安石和范仲淹、司马光等,都是北宋名臣,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是宋神宗时的丞相、新党领袖。所以,王安石的诗文才情,即便在文人荟萃的北宋时期,也属于出类拔萃的。苏轼反复品读这两句诗,觉得无论从诗的意境和咏味来看,都属上乘。可苏轼仔细一想却感到不太妥,这是写黄色菊花,自己的老家四川,菊花多不易落瓣,而是枯萎,风一吹花瓣是不会落满地的。苏轼性情率性本真,就忍不住取笔在纸上续写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轼写后见王安石还未回府,也就离去了。王安石回来后,又习惯性地来到书房,一下子就看到了苏轼的续诗。他很欣赏苏轼的才情,认为他诗文俱佳,还善书法、绘画,是个不可多得的全才。但是,他对苏轼续诗的做法有点不满,觉得他有点狂傲了。因为王安石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写的诗,他故乡的秋菊便是这样落花的。事后,王安石虽然没有直接对苏轼表达他的不满,但他一直记着这件事,他要等待机会,让苏轼自己亲眼去见识一下。
宋朝的文人大多是君子,他们的可贵之处就是,政见可以不同,在朝堂之上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但是私下里的交情都不浅,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欣赏,诸如范仲淹和吕夷简,王安石和司马光、苏轼。苏轼在湖州做太守时,诗文中多有表达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之词。当时的宋神宗,是个雄心勃勃想改革的皇帝,而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他的诗文流传很广,宋神宗担心他的诗词流传太广,对新法推进不利,于是就默许了“乌台诗案”的发生。
“乌台诗案”是宋朝的文字狱,苏轼几乎为此丢命。当时这件事满朝文武皆动,也惊动了内宫。宋神宗的祖母,即宋仁宗的皇后生病,宋神宗为了祖母病情能好转,想大赦天下,仁宗皇后说:“不须赦天下凶恶,但放了苏轼足矣。”她又对神宗说:“过去仁宗举贤,回宫时非常高兴地说:‘吾今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两人。’他所指的就是苏轼和苏辙,现在苏轼获罪入狱,莫非是有人故意中伤?”那时已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表为苏轼说情,他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据说,是王安石的这句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他建议皇帝将苏轼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在黄州,苏轼看到了“西风烈、遍地金”的情景,于是他立刻明白了王安石的用意。世间事福祸相倚,苏轼这次遭贬,对他的诗文创作并非坏事。他在黄州期间,诗文创作达到了最巅峰的状态,苏词也由此走向更加成熟,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其享誉四海的“东坡”雅号也是在此地而生。
苏轼一生遭贬谪皆是由于他的“不合时宜”,起先他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因为他认为革新的速度太快,会引起社会动荡,因此遭到贬谪。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由高太后辅政。高太后拥护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所以苏轼被召回京,任礼部尚书,苏轼迎来了一生中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段。那么是不是苏轼就是彻头彻尾的保守派呢?答案是否定的,后来他又反对司马光完全废除王安石新法,被当做革新派流放到岭南,差点没能生还中原。
回首历史,苏轼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其实他是拥护王安石变法的,只是不同意革新的步子跨度太大;他反对司马光完全废除新法,是因为他看到了新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取之处。因此,苏轼穷其一生,都只能在被贬谪中度过。
王安石变法是因为他看清了宋王朝制度的弊端,所以他想励志图新,变法图强。说起宋王朝朝政的弊端,还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赵匡胤目睹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割据之祸,所以他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军权、政权、财权全部集中在皇帝之手。赵匡胤自己本身是通过“黄袍加身”巧夺了后周柴家江山,他怕武将效仿自己,就用文官挟制武官。武官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并且常常调防,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现象。
由于皇权的高度集中,宰相的职位一般由很多人担任,另外还设了很多没必要的机构,这导致北宋王朝机构臃肿、瘫痪。因财权的集中,使王室贵族“取之无术,用之无度”,奢靡浪费成风。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北方的辽国和西夏不断侵扰宋的边土。弱国无外交,懦弱的宋王朝,为了赢得短暂的和平,就向辽国和西夏称臣纳贡。这些更是加大了民众的疾苦。
宋神宗是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他非常渴望能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希望通过变法能“富国强兵”,所以他支持王安石变法。
既然王安石变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那么为什么会变法失败呢?或许,大多数人会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因为保守派的反对。其实,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用人失当。
任何一个团队,除了领头人要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关键处还要会识人、用人。汉高祖刘邦只是一介草莽,却战胜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原因是项羽的团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拼;而刘邦的团队,文有张良、萧何等谋士,武有韩信、周勃等大将。刘邦善于发现人才,会笼络人心,他能将人才团结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所以他想不成功都难。
同样的道理,王安石变法除了宋神宗支持他而外,那些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都成了他的反对派。王安石通过强硬的政治手段,强迫大家同意变法,于是以司马光、欧阳修为首的有识之士们,都纷纷下野隐居,不问朝事。苏轼、苏辙等反对变法的人,也不同程度地遭到贬谪流放。强硬的政治手腕,对于见风使舵的人来说,或许可行,但是对于有德君子来说,他们根本不屑。
既然有德君子们都被赶出了朝堂,那么替补进来的必定是无道小人。因为大量朝臣被贬谪,革新队伍需要人选充实,一时间,一些投机之徒,便打着“革新”的旗号,混进了变法队伍。事实证明是王安石信任的人出卖了他,以致变法失败。尽管王安石自身清廉,但是那些人却在执政过程中,中饱私囊,加重了农民的疾苦,使变法的结果与变法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当初王安石能放缓变法的步子,能恰如其分地用好人,取得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或许变法就能成功。如果变法成功,宋王朝将会中兴,也就不会出现历史上让中原人蒙羞的“靖康耻”。历朝历代,一把手能否用好人是一门艺术,能否用好人也决定了执政者的政治生命。用错人,带给自己的,将会是毁灭性的灾难。
太刚易折,刚柔相济、广开言路才是王者之道,只是王安石这个“拗相公”太过刚愎自用。不过,王安石变法也不是一点成效也没有,至少他收复五州,拓地三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尽管在变革过程中,王安石两次被罢相,且最终以变法失败告终。但是他执政时,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王安石晚年退守金陵时,苏轼返京特地路过拜访他。尽管这两人政见不和,却是文学上的同道人,他们都是欧阳修古文复兴运动旗帜下的干将。他们十四年未曾往来,久别重逢后,两人都不计前嫌,重新走到了一起。王安石劝苏轼定居金陵,毗邻而居,以便朝夕相见。苏轼非常感动,写下《次荆公韵》四首,其中一首写道: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在游览金陵的过程中,苏轼写了一首《同王胜之游蒋山》,其中一句“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王安石读后非常赞叹,说:“老夫生平所作诗,无此一句。”他多次对朋友说,不知道要再过几百年,才能再出一个像苏轼这样的优秀人才。苏轼对王安石也充满了倾慕之情,当他读到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时,情不自禁地叹道:“此老乃野狐狸精也。”
人世一场大梦,王安石也好,苏轼也罢,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对于君子来说,那些所谓的恩恩怨怨还有什么值得再计较呢?无论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也好,还是“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也罢,都不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