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颋《汾上惊秋》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汾上惊秋

苏 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武后朝举进士,官运亨通,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官至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知政事,也就是宰相。开元八年(720),建议严禁恶钱,因为办事者严厉执行,闹得怨嗟盈路,于是罢其政事,降为礼部尚书,不久又出任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长史。开元十三年(725),任吏部选事。《全唐诗》录其诗二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一首。

西汉武帝元鼎元年(116),得鼎于汾水上。元鼎四年(119年)冬十月,武帝至汾阴(今山西万荣),十一月,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开元十年(722),大臣张说建议重修后土祠祭祀后土神,被玄宗接受。作为礼部尚书,苏颋在当年秋天到汾阴做后土祠的整修与扩建工作,写了这首诗。

前两句写景。汉武帝在祭祀后土后,写过一首《秋风词》,首句为“秋风起兮白云飞”。诗人显然暗用了这句诗的意境。“河汾”当指黄河与汾河,因为汾阴在黄河之东,汾河之南,西北风吹动白云,要掠过黄河与汾河方能到达汾阴。值得称道的是这两句诗也像汉武帝《秋风词》一样写出了风起云涌的气势。

后两句写情。宋玉《九辩》说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诗人显然暗用了这两句话的意境。意思是说,正当我心绪很差的时候,又见到草木的枯枝败叶被西北吹得到处飘零,以致于难以忍受北风呼啸的声音。

诗题中有个“惊”字,年年都会遇到秋天,都会听到秋天的风声,为什么此时此地的风声特别让他心惊呢?如果我们联系他的生活经历考察这个问题,也许能够看得更加深入一些。如前所说,苏颋的仕途一帆风顺,甚至当上了宰相。但就是因为反对民间铸恶钱,而这也是为了国家利益,竟被降职为礼部尚书,甚至还离京到边远的地方去任职,而此时他已年过五十,进入了人生的秋天,自己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所以特别能感受到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令人胆寒心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