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卷二《绝句》已介绍。肃宗乾元元年(758)五月,金紫光禄大夫房琯被贬为邠州刺史,六月,与房琯亲近的一批官员也遭贬,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管理该州的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文教工作,心情比较凄凉。该年秋天,他曾赴距华州80里的蓝田,拜访王维的表弟隐士崔兴宗于东山草堂,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写下了这首《九日蓝田崔氏庄》。

首联总摄全诗,为一篇纲领。起句抒写了此时杜甫的真情实感。此时杜甫只有47岁,还谈不上“老去”,杜甫自叹“老去”,显然是一种在仕途上受到挫折的心理反映。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日重阳节自然怀有悲凉的心情。“强自宽”写诗人打起精神来与大家一起登高,一方面是勉强地宽解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次句扣题写在九月九日为了让崔兴宗充分享受节日的快乐,自己也要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这恰恰是“强自宽”的一种表现。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朱瀚的话说:“通篇不离悲秋叹老,尽欢至醉特寄托耳。”

颔联承上写为助兴,在登高前特地请人正冠。句中翻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据王隐《晋书》记载:“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被授率府参军,又恰逢九月九日,此处以孟嘉自比还是恰当的。只是孟嘉落帽显示其蕴藉风流,而杜甫担心落帽是羞于被人见到头发稀疏的老态,所以特地请人将自己的帽子戴好,以免风吹帽落,被人嘲笑。所以“笑倩”两字中的“笑”字,有强颜欢笑的意味,透露出丝丝伤感的意绪。可见作者运用典故颇有创造性。

颈联转写登高所见山水景色。五句写水远,六句写山高。汉辛氏《三秦记》称蓝田有水,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石,合溪谷之水,为蓝水。因为远看,所以能见到千沟万壑之水川流而下的美景。玉山即蓝田山,以盛产美玉闻名,有双峰并峙。着一“寒”字,既写出了深秋的气候特点,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也流露出作者的悲凉情绪。

尾联以抒情作结。七句采用设问句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明年聚会的忧虑,因为时过境迁,可能山水依旧,但人事难料。末句写他对眼前的聚会非常珍惜。“醉”字用得非常好,一方面他珍惜眼前聚会的情感是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没有丝毫勉强。另一方面“醉”字也包含着复杂的情感,如悲,如愁,如颓唐等,都可想象得之。饱经沧桑的人多有此感慨,所以此联颇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宋范晞文《对床夜语》称其“与刘希夷‘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意同”。

杨万里《诚斋诗话》称此诗:“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并引用林谦之的话说:“如老杜《九日》诗云:‘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徒八句,便字字对属。又第一句顷刻变化,才说悲秋,忽又自宽,以‘自’对‘君’甚切,君者君也,自者我也。‘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至此,笔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自非笔力拔山,不至于此。‘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则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此外,我们还认为此诗奇在弥满真情,作者在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感到政治前途迷茫,内心充满的悲观情绪在前四句夫子自道、后四句写景抒情中都充分渗透出来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