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写作背景、作者思想情感解读

作者:李清照 栏目:李清照诗集 2020-05-12 22:03:14

声声慢

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声声慢》所用仄韵格最为世所传诵。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用入声韵。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①,最难将息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④,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⑤?

注释

①“乍暖”句:季节转换,冷暖变化不定的时节。还,通“旋”,如言立即、马上。

②将息:调养、保养。

③“雁过也”三句:过雁勾起了昔日的回忆。作者早期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剪梅》词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句。

④损:破败、损坏。

⑤“这次第”二句:这些哪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尽的。

蒋捷《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①,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②,丽谯门、不锁更声③。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④,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⑤。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⑥。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释

①豆雨:即豆花雨。《荆梦岁时记》:“里俗以八月雨为豆花雨。”

②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③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的楼。

④彩角:即画角。

⑤笳声:胡笳的声音,其声悲凉。

⑥砧声:砧杆声,即捣衣的声音。砧(zhēn):捶物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赏析

李清照后期词的主要成就在于深刻表现了家国之悲,这自然与时代的大灾难靖康之难有关。词虽然在传统上主要是以婉媚之笔写男女之情,但以词写家国之悲也并非李清照的首创,李煜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李清照又如何写出她的特色呢?特色之一在于李煜还处于小令繁盛而慢词还基本没有出现的时代,李清照的时代则是慢词已经非常成熟的时代,李煜以小令的寥寥数语直诉心底最深处的深悲巨痛,李清照则常常两种形式并用,慢词更是为她提供了充分描写心中哀愁的载体。

《声声慢》这个词调的创作,并非只有李清照一首,但我们几乎把这个词牌等同于李清照牌了,皆因这一首太优秀而其他人的《声声慢》不能与之抗衡。值得一提的是蒋捷这首。这并非蒋捷的代表作,其词如《虞美人·听雨》、《一剪梅》都颇有名。这首《声声慢》在内容上与李清照词类似,也是以秋天的凄凉来表现家国之悲下内心的哀愁。蒋捷是南宋遗民,比李清照遭受了更为惨痛的亡国之悲。这首词是独木桥体,即押同一个字。题曰“秋声”,是写作者在秋夜所听到的十种声音,而这些声音给予作者的感受就像开篇所说,是“凄凉一片秋声”,所以是用这些秋声来表达作者的凄凉心绪。这种写法颇为特别,不过却还称不上佳作。语言上不够精彩和精致,意象的表现力也不够打动人心。独木桥体,虽然有其特别之处,但不能是常态,在韵脚上没有变化是难于达到一流水平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则正是在艺术上具有超凡的表现力而成为千古传唱的佳作。

二词虽然都是通过秋天的物象来表现愁绪,但蒋捷的词客观描述的印象更突出,听到这些秋声的主体形象似乎是隐在幕后的,展现给我们的只是这些秋声,而李清照词的主体形象更鲜明,主体形象是整个意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正伤心”、“守着窗儿”都是由主体形象直接发出的动作。另外,蒋捷的词虽然也有从入夜到破晓的时间流程,暗示着作者听着秋声、一夜无眠之意,但看不出情感的变化过程,而李清照的词则有一个愁意渐浓的深化过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就是七组叠字。这种写法在词史上可说是前无古人,后之来者自是有的,但那些摹仿之作大多较拙劣,再也没有这几句这样自然而又有震撼的艺术效果。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用四组叠字也就足够了,后面的“凄凄惨惨戚戚”显得叠床架屋。但我还是赞同李清照的写法。这七组叠字,首先给人艺术上的新鲜感受,非常独特,但也因为太独特了,要摹仿它很难。更重要的是,这七组叠字并非为创新而创新,而有着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它的艺术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意方面。“寻寻觅觅”,作者寻寻觅觅的到底是什么呢?破空而来的一句,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作者正是用这样不很明确的一组双声叠韵词,写出她在家国之难下一种茫然、迷茫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的结果是:“冷冷清清”。冷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一种心理感觉的描写。环境指作者孤身一人,没有亲人陪伴在身边。由这种环境状态进而形成一种心理感觉,一种孤单、寂寞的感觉。再接下来,“凄凄惨惨戚戚”,就完全转成心理感觉的描写了。

从语音层面来看,这几句也非常具有艺术效的。这三句里绝大部分都是齿音。李清照作为一个本色当行的词家,精通音律。她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著名主张,这个主张强调词的独立的文体地位,而词区别于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音律特征。李清照批评苏轼的词不协律,就是从音律特征上来说的,而她自己的词确实非常注重音律特征,不仅分清浊,像这首《声声慢》还辨了五音。所谓五音是唇、舌、齿、鼻、喉的不同发音部位。这首词不仅前三句有很多齿音,整首词超过半数都是齿音。现代汉语所说的齿音是舌尖音的一种,而古代的齿音但凡有齿龈参与发音的就包括在内,如舌面音(j,q,x)、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等。不同的字音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比如齿音因为音阻大,多适于表达哀怨悲愁的感情。另外从韵脚来看,“觅”、“戚”都是入声字,整首词押的是入声韵,入声韵较促迫,相对平声韵的悠扬平缓,更易传达出不平和的情绪。所以从语音上来看,这几句也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去往南方越冬的大雁飞过,作者为何“伤心”呢?大雁总是和秋天联系在一起,并且它的叫声也多给人悲凉的感觉,所以更添人愁绪。作者又为何说是“旧时相识”呢?因为作者从北方来,大雁也是从北方来的,所以以此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意。这是第一层含义。还有第二层含义:我们都知道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大雁往往跟带来远方亲友的音信联系在一起。李清照的词中也多次用到这个意思。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这“雁”是曾给自己寄来锦书的,所以说是“旧时相识”。大雁其实什么时候也不能给人寄来锦书,只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达的是作者收到了远方亲友的来信,而现在却再也不可能收到亲友来信。所以这个“旧时相识”只是徒然引起作者对往日甜蜜岁月的回忆。从“伤心”到“却是”,表面似乎是表达他乡遇旧知的喜悦,实际上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她的伤感、伤心的情绪。

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由上片写秋日的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关于写黄花的词,李清照有著名的《醉花阴》,“人比黄花瘦”,是抓住菊花清雅瘦削的形态和气质特征,用西风瘦菊来写佳人的对花叹息、顾影自怜。而“满地黄花堆积”着重表现的是菊花盛开,本是赏花的好时节,作者却无心赏花。“如今有谁堪摘”的“摘花”之举,蕴含的是惜花的意思。唐人杜秋娘有诗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清照本来是一个非常惜花的人,她的《如梦令》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表达了强烈的惜花之意。但现在“憔悴损”,自己憔悴不堪,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赏花惜花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从早晨写到白日,再写到现在的黄昏。作者枯坐窗前,百无聊赖地熬着时光,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这两句在语言上非常浅俗,但并非作者随口说出,而是浅俗之中见功力,正体现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即“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看似浅俗,而极有韵味。炼字的功力尤其体现在“黑”字上。“黑”是一个险韵,而李清照用“独自怎生得黑”就押得自然妥帖,且传神地表达出自己那种孤寂的情绪。接下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雨打梧桐的意象来写愁绪,出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后来温庭筠有《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本来枯坐在窗前,已经忧愁丛生,现在又有雨打梧桐声,这点点滴滴的声音在寂静凄清的黄昏滴在梧桐叶上,也滴在作者心上,让她更加愁肠百转。

于是有了最后两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研究者认为这两句写得不好,因为它说明性的文字太多,其意是指,你到底怎么个愁法,应该“表现”而不应该“说明”。但这一看法也值得商榷。词中用来形容“愁”的有很多名句,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飞红万点愁如海”,还有李清照自己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些比喻把无形的愁具象化,让人在具体的物象中感受愁的浓郁,而这样的愁虽然浓郁,却还是说得出、形容得尽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却是说不出、形容不尽的,作者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她内心无边无际的痛楚、抑郁、愁苦之情,整首作品也就在这种无边的愁苦之中、在情绪达到顶峰时,戛然结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