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处下手各个击破
东周初年,郑庄公因为权大欺君,引起了周桓王的不满。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召集陈、蔡、卫三诸侯国,出兵伐郑。蔡、卫两国的人马为右军;陈国的部队为左军;桓王亲统中军。三路人马浩浩荡荡,直奔郑国而去。
郑庄公听说桓王亲自领兵前来征伐,立即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大夫子元胸有成竹地说:“周王的三军,是以中军在前,两翼在后的品字形老阵法。我们这次作战,改换一下这种传统的阵法:用中军在后,两翼在前,成倒品字形,夹击王师,必能取胜。”
子元说到这里,见郑庄公和众大臣们面面相觑,不解其意,忙又说道:“这次作战,必须先从弱处下手。陈国军队是被迫出兵的,必然士无斗志。只要我右翼勇猛冲杀,陈兵一定溃败。其左翼败退必然会影响中军。中军一乱,其右翼蔡、卫的军队就很难支持,只能一跑了之。这样两翼既退,我则集中兵力围攻中军,如此岂有不胜之理?”
众人一听,齐声称赞。郑庄公欣然采纳了子元的建议。于是令曼伯率领一部人马为右翼方阵,祭仲足领兵一部为左翼方阵,庄公自领中军,原繁、高渠、祝聘等能征惯战的勇将在中军听候调遣。
周桓王的军队入境时,郑国的军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庄公命令三军出师迎战。两军在郑国的蠕葛相遇。两军布阵完毕,周桓王在阵前观察敌情,正要下达冲锋号令时,见郑国中阵内两杆大旗不停地摆动。
随着大旗的挥舞,郑军两翼方阵,顿时擂鼓呐喊冲将过来。曼伯率领方阵,战车在前,步卒在后,队伍整齐,人马雄健,伴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向陈军冲去。陈国军队本无斗志,一看见郑军凶猛地冲来,立即四散奔逃;蔡、卫两国军队,受到祭仲足所领方阵的冲击,也纷纷向后退却。
周桓王见两翼溃败,着急万分,正想指挥中军出阵抵挡,哪知郑军中军和两翼部队一齐向他猛冲过来。王师中军在郑军三路夹击下,难以支持,很快就乱了阵脚,周桓王的肩膀也受了伤。他勉强支持,率领军队慢慢向后撤退。
这是一次典型的从弱处下手,各个击破的战例,其体现的战术原则,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