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统一关东之战(公元6~0年初)》真实记录与故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刘秀统一关东之战(公元6~0年初)

公元26年至30年初,东汉光武帝刘秀,在统一战争中相继击灭关东(函谷关以东广大地区)割据势力的作战。

光武帝建都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后,全国尚处于群雄割据、各霸一方的格局。刘秀采纳了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立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消灭关东群雄。关东主要割剧势力:东有青州(今山东淄博东北)张步,东海(今山东郯城)董宪,梁国(今河南睢阳南)刘永和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李宪;南有南郡(今湖北荆州)秦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田戎;北有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彭宠等。刘秀对3个战略方向的作战,虽然时间是基本上同步展开,但作战重点则指向对洛阳威胁最大的东面。

平定东方。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四月,刘秀命盖延率军5万攻刘永,围睢阳。八月破城,刘永逃湖陵(今山东鱼台东南)。三年四月,睢阳反,刘永又回睢阳,再被汉军包围。十月,刘永突围被杀,其子刘纡、部将苏茂退垂惠(今安徽蒙城西北)。四年八月,刘秀派马成攻李宪,围舒县。五年二月,汉军在垂惠大败刘纡、苏茂军,二人投奔董宪。七月,刘秀亲自率军攻董宪,先败之于昌虑(今山东滕州东南),再败之于郯县,董宪逃至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十月,刘秀命耿弇等率军攻张步。张步派费邑守济南(今山东济南西北),耿弇以围城打援战术,围巨里(今山东章丘西),设伏击歼来援的费邑军,费邑率残部退临(今山东淄博东)。耿弇又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5日后将攻西安(今山东淄博东北),至期突攻临淄,半日即下。张步率主力20万与汉军决战于临东,战败退平寿(今山东昌乐东南),率残部10万余投降。六年(公元30年)正月,舒城破,李宪被杀,东方悉平。

平定南方。建武二年八月,董诉据堵阳(今河南方城西)、邓奉据清清(今河南南阳南)反。十一月,岑彭率军8万南下平叛。初战受挫败于堵阳。三年三月,刘秀亲自率军增援,迫降了董诉,击杀了邓奉,在穰县(今河南邓州)又击败延岑后,返回雒阳。岑彭率3万军南攻秦丰。在邓县(今湖北襄樊西北)击败秦军后,包围秦丰于黎丘(今湖北宜城北)。四年十一月,留一部兵力继续围黎丘,岑彭率主力攻田戎,破夷陵(今湖北宜昌西南),田戎逃奔蜀中公孙述。建武五年夏,秦丰降,南方悉平。

平定北方。建武二年,彭宠败汉军于潞县(今河北三河西南)南,三年又攻占蓟县(今北京)。四年五月,刘秀派朱祜等率军北上,攻占涿郡(今河北涿州)后,形成对峙。五年二月,彭宠被部属杀死,韩利献城降。北方悉平。至此,关东割剧势力逐一被刘秀消灭。

公元29年,刘秀率马、步军数万,占据亢父,会师任城,攻击庞萌获全胜。图为亢父故城,今山东济宁任城喻屯。

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兵器,是中国古代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刀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单面开刃,脊厚刃薄,适于劈砍。刀柄多为硬木,装有护手(格)和金属制的鐏或环。

商朝的青铜刀,主要用来屠宰牛羊或防身,并未用于战争。春秋战国时期以车战为主,主战兵器是弓箭和长戈,刀仅用于自卫。西汉时期,骑兵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为方便骑兵作战,出现了钢铁制造的刀,这种刀刀身挺直,朴实无华,长度为0.8~1.3米,柄首装有圆环,故称为“环首刀”。隋唐时期的刀主要有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仪刀是皇家仪仗和御林军使用的武器;障刀是官吏佩带用刀;横刀亦称“唐大刀”,日本称为“唐样大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陌刀是长柄两刃刀,属重兵器,长度可达3米,在盛唐时期军队中曾大量装备。宋朝时出现了朴刀,全长约1.5米,外观与大刀相似,由于是双手握持使用,又称“双手带”。明朝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吸收了倭刀的优点,增大了劈砍杀伤的威力。至清朝时期,刀的种类更为繁杂,工艺也更加先进,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作战的是腰刀和朴刀。

汉代环首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