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定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叛乱之战
清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758至1759年)清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武装叛乱之战。
乾隆二十二年,阿睦尔撒纳败亡俄罗斯,但回部大和卓布拉尼敦、小和卓霍集占仍割据天山南路,公然叛清自立。翌年二月,乾隆帝以兵部尚书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清军万余人,自吐鲁番西进。五月清军兵临库车城下,小和卓霍集占闻讯率兵马3,000,自叶尔羌(今新疆莎车)越过阿克苏戈壁,经过沙雅尔(今新疆沙雅)来援,在库车城南遭到清军的截击,霍集占率残部800余人夺路入城。六月二十三日三更,霍集占率400人出库车西门遁走,清军困城三月,仅得一空城。雅尔哈善因屡误战机,被乾隆帝革职拿问。乾隆帝中途换将,多次谕令定边将军兆惠迅速南下,八月兆惠仅率800清兵自伊犁南下,抵阿克苏后,不待后续清军齐集,即率4,000余马步军进抵叶尔羌城下。十月十三日,兆惠率千余骑兵诱敌出城作战,在清军准备渡河之际,从叶尔羌城中冲出叛军骑步兵15,000余人,张开两翼围攻清军。清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主帅兆惠多处受伤。十四日起叛军连续攻营,兆惠只得暂时放弃整体突围的企图,掘壕筑寨,固守待援。不久大和卓布拉尼敦亲率步骑5,000余人,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赶来,与小和卓霍集占部会合,叶尔羌城叛军达2万余人,对黑水营清军发起多次攻击。定边副将军富德得知兆惠被围后,于十一月初率清军5,000,自乌噜木齐(今新疆乌鲁木齐)南下增援。乾隆二十四年正月,随着援兵的到来,兆惠立即组织所部突破包围,杀敌千余,尽焚其垒。叛军大败,退回叶尔羌城。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清军兵分两路,再次进讨和卓叛军。一路由定边将军兆惠率领清军1.5万,一路由定边右副将军富德率领清军1.5万,出和阗(今新疆和田)直取叶尔羌。叛军闻讯弃城西逃,清军紧追其后,先后在霍斯库鲁克(即和什库珠克岭)、阿尔楚尔(即阿喇楚勒)、伊西洱库尔淖尔(叶什勒池)取得三战三捷。尤其在伊西洱库尔淖尔一战,共收降叛军1.2万人,缴获兵器2,000余件、驼马牛羊万余头。叛军力量损失殆尽,大小和卓率残余向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逃窜,被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擒杀。
至此,回部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被清军平定。
铠甲
中国古代将士被覆于身体的防护装具。先秦时期,甲为皮质,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铁甲,称为“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材质,均称为“铠甲”。
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用藤、革制作的简陋护具。春秋时期,是皮甲的鼎盛期,札甲是当时的主流甲式,即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片从下到上层层反压,编缀而成。战国后期,铁兵器用于实战,铁甲也出现于战场,但直到汉朝,才完全取代了皮甲。铁甲在汉朝分化为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精制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超过2,0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一般为将领使用,而士卒仍用普通札甲。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出现,适用于骑兵的两当铠广为流行。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铠,其特征是胸背部各有2面圆形钢铁护板,形似日月,故曰“明光铠”。唐朝晚期,发明了用厚皱褶纸制成的纸甲,成为宋明两代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就其设计思想来说,是现代凯夫拉装甲的雏形。在火器广泛使用的明朝,铠甲由重甲向轻甲方向演化。清朝铠甲多为绵甲,在厚实的布料中密嵌着铁甲,并用铜钉固定,具有一定的防寒性能,适合北方步、骑兵使用。至清末编练新军时,古代铠甲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
清代镶蓝旗盔甲
西汉铁铠甲(复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