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赵歌·邯郸之旅·邯郸·成语典故之乡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浩浩燕赵歌·邯郸之旅·邯郸·成语典故之乡

古城邯郸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成语典故之乡。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邯郸学步”、“负荆请罪”、“邯郸梦”等数十个成语。

志在四方·邯郸学步

“志在四方”用以形容人们的远大志向,它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孔丛子·儒服》篇载:孔子第五代孙孔穿,字子高,出游赵国,与平原君赵胜的门客邹文、季节交为朋友。住了一些时日,孔穿要回鲁国,邹、季二人上路相送,一直送了三天,陪着走了不少路,总是恋恋不舍,临别时,竟难过得流下眼泪,而孔穿只躬身向其轻轻一揖即转身而去。与孔穿同行的人不理解他为何如此不近人情,孔穿说:起初我以为他们都是大丈夫,想不到这两个人却如此婆婆妈妈,“人生则有四方之志”,怎么能儿女情长、长期聚在一起呢?

“邯郸学步”出典于《庄子·秋水篇》。“秋水”载:“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固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以能走善行而著称。他们走起路来步伐雄健,姿势威武,别的地方的人对此十分羡慕。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少年,不远千里慕名前来赵国学习邯郸人步行的技巧。这几个少年跟在邯郸人后面,一脚一效法,一步一摹仿。学了很久,不但未能学到邯郸人步行的诀窍,反而把自己原来行走的方法也忘掉了,弄得不会走路,在他们回燕国时,只得爬行而归。唐诗人李白借这一典故写过“寿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今人常常用以借此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技能而出洋相。

排难解纷·负荆请罪

“排难解纷”出自《战国策·赵策》。战国时代,秦国侵略赵国,兵临赵都邯郸。赵王求魏国援助,魏国派大将新垣衍劝说赵国尊秦王为帝,以换取秦国退兵。对此赵国大臣意见不一。这时齐国人鲁仲连正访问邯郸。他听说赵国要向秦国屈服,就去求见赵相平原君,请予引见新垣衍。平原君应允。鲁见新后,列举历史事实,分析当时形势,严厉斥责他“尊秦为帝”的谬论,并指出如果屈服了秦国,将对赵国、魏国都有极大的祸害。新垣衍听罢,十分钦佩,撤回了原来的劝说,并立即返国回报魏王。秦军得了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为防止意外,立刻退兵五十里。后来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大败秦军。平原君对鲁仲连既钦佩又感激,准备封地给他,他不肯受,送他千金为酬,他也不要。鲁仲连说:“所谓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后来,为人调停争执,排解纠纷,就叫做“排难解纷”;调解纠纷的人,就被称为“鲁仲连”。

“负荆请罪”又称“刎颈之交“、“将相和”,其故事也发生在邯郸。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我若见了他,一定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认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而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颇将军?现在秦国有点怕我们赵国,主要是由于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置于一边!”此话传到廉颇耳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如此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后人借用这个故事,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罪的人,就称其为“负荆请罪”。如今,在邯郸旧城南门里路西,有一条两米余的狭窄街道,巷口镶嵌着一块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的“蔺相如回车巷”石碑。相传这里是蔺相如驱车回避廉颇的地方,清诗人窦克勤歌咏之曰:“能叱秦王暴,方回赵相车。若非操胜算,社稷俱丘墟。一避国威壮,将军亦负荆。强邻虽虎视,不敢数加兵。”

毛遂自荐·围魏救赵

“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门下数千名食客中的一个。当秦兵包围赵都邯郸、局势十分紧张的时候,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要在自己门下食客中挑选二十名能文能武的人同往。可是,挑来挑去只选了十九个。这时,毛遂就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要求同去。平原君因为毛遂来到门下三年尚无突出的表现,所以一开始不想答应他的要求。后来听了毛遂的一番话,才勉强同意。到了楚国,平原君向楚王反复陈述联合抗秦的好处,但是,由于楚王害怕秦国势力强大而不敢与秦国对抗,因此,他们从清早谈到中午,仍然没有结果。这时,毛遂手按宝剑,从容登上会谈的大殿,对楚王软硬兼施,陈说利害,使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终于和赵国订立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并立即出兵,解了赵国之围。平原君看到毛遂是一个机智勇敢、很有能耐的人,此后,便把他奉为上客。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把那些不经过推荐,没有得到邀请,便自己请求做事的行为,都称为“毛遂自荐”。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自我推荐。

“围魏救赵”的故事也发生在邯郸。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前354年,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但是孙膑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建议,因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于赵,内部空虚,齐军应向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猛插进去,占据交通要道,袭击其空虚地方,魏军必然从赵国撤兵回救,邯郸之围也就不攻自解了。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引兵直奔大梁。果然,魏军闻讯急忙回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北)迎敌于归途,大败魏军,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围魏救赵”作为成语,用来比喻这一类避实就虚的战法。

纸上谈兵·黄粱梦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之秦军,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他有一子名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便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事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明朝翰林学士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黄粱梦”又称“邯郸梦”、“黄粱美梦”、“一枕黄粱”。据唐代沈既济所写传奇《枕中记》,说有一个叫卢生的年轻书生进京赶考,途中宿于邯郸客店,遇见道士吕翁,自叹贫困,苦于久不得志,颇思建立功名,永享荣华富贵。吕翁授以青瓷枕,谓用此枕可偿其志。此时店主人刚蒸上黄粱,卢生倚枕而寐。在梦中,娶美女崔氏为妻,生下五子,均高官厚禄,又娶高门之女为媳,儿孙满堂。他自举进士之后,连升官爵,青云直上,官至丞相,年逾八旬,病终榻上。卢生惊醒,翻身坐起,竟是一梦。吕翁仍端坐一旁,一切如故,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尚未做熟。卢生依然一贫如洗。这个故事即为“黄粱美梦”,今天亦作“黄梁一梦”,它常用来比喻虚幻的事和欲望的破灭。邯郸市北10公里处有一组宋代建筑,称吕仙祠或黄粱梦祠宇,明清两代进行过增修和重建。祠中有卢生殿,殿内有卢生石雕睡像。金末大诗人元好问《卢生梦》一诗曰:“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者,犹是黄粱梦里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