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吴医荟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吴医荟萃

苏州医家于医学史上被称作“吴医”,久享盛名,有“吴人疗病多神异”之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苏州“医士甚众”、“善能辨病源,投方药”。

吴医兴起,功在元末名医戴思恭。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因慕当时杰出医家朱震亨(朱丹溪)之医术,徒步赴浙求教。他集金、元四大医家之长,又有新见,编成《证治要诀》、《类证用药》医书,为吴门医派奠基人。

继戴思恭后,名医辈出。葛可久(1305—1353),名乾孙,苏州人。精于医术,长于针灸,著有《十药神书》;薛立斋(1488—1558),字新甫,吴县人。善用补益疗法,有门生汇辑的《薛氏医案》七十八卷;吴有性,明末人,字又可,苏州洞庭人。对传染病学有卓越贡献,著有《瘟疫论》; 薛生白(1681—1770),名雪,号一瓢,居苏州南园。原学文史,兼习诗画,又精拳术,医术与名医叶天士齐名,著有《医经原旨》。清人袁枚称其为“医之不朽者”,“道通于神圣”。

清乾隆年间,苏州医界学术研讨之风盛行,有《吴医汇讲》医刊问世。该刊主编为名医唐大烈,每年一卷,连出十一年,为我国最早的医学刊物,保存了当时苏州极有价值的医学论著文献。

“天医星”叶天士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1667—1746),名桂,字香岩,江苏吴县人。家居苏州阊门外下塘街上津桥畔。幼年聪慧好学,钻研医道,继承家父叶阳生行医之业。“遇有长于己者,即以师礼事之”。十八岁时已拜师十七位,取各家之长,为病家疗疾,妙手回春,自成一家,人称“天医星”。著有《温热论》,倡温病辨证疗法,处方独到精当,擅治奇经、脾胃、儿科诸症。苏州民谚有“叶天士也要背三年药箱”,说的是他从师深造的故事。

叶天士三十岁那年,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途经苏州,突发肺疾,慕名求治。叶天士一见那人面色,便称:“你速回故里歇息,此病恐无药可医。”那考生听罢如当头一棒,跌跌撞撞离去。他寻到镇江金山寺求佛保佑,寺中一僧医见他唉声叹气,问明缘由,再一搭脉,心中暗忖,叶天士诊断此病家“活不过百日”,确是实在话;复又寻思,便眉头舒展,嘱他可去京赶考,只是必采办一船生梨,日日吃蒸梨、煮梨当餐解渴。那考生点头离去。

数月后,那位秀才来到叶氏门前。叶天士遂问其治愈原委,明悟以补肺之品疗疾的医理,深感医术学无止境。便扯下门前医牌,改姓更名,去寻拜那位寺中僧医深造。

叶天士来到镇江金山寺,从早到晚跪拜在僧医门下苦苦恳求,终于感动了僧医将其收为弟子。叶天士潜心学医,将疑难杂症的治法——记在心中。两年后的一天,一病人来寺中求治,正巧僧医采药未归,叶天士见病家腹痛难忍,便问明病因,采用以毒攻毒之法,开一处方:砒霜两钱,以救治这位误服蜈蚣仔的病家。这人下山买药途中,遇僧医回寺,上前打探这方是否对症?僧医诊其是误服有毒之品所致腹痛,便将方药剂量改为三钱。僧医回到寺中便对叶天士挑明:“你一准是苏州医师叶天士,刚才那帖方剂,只有叶天士才敢用哉!”叶天士以为误作处方,忙欲下山改方,僧医拦道:“且慢,方子已改——份量加重。”二人相视而笑。后来,叶天士学成重返故里,更加为人称道。

利济人间徐灵胎

吴江县吴山七子墩下,有风景优美的画眉泉。南观泉水,宛如娥眉,中宽旁窄,于两峰间涓涓流泻,汇入泉潭,终年活水清澈。泉池前侧石壁刻有清代几十位名人题词,也镌有徐灵胎题书“不信在人间”大字及其好友、清文学家袁枚所写“仙境”二字。画眉泉因清代名医徐灵胎晚年久居于此而闻名遐迩。

徐灵胎(1693—1772),名徐大椿,一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少年即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一次岁试,于卷中写道:“徐郎不是池中物,肯共凡鳞逐队游!”自此摆脱功名羁绊。从父学习水利之道,颇有见地。于雍正二年(1724)、乾隆二十七年(1762)曾两次在吴江、太湖治水工地力陈卓见,更改规划,节时省工,为人称奇。后潜心研医,因痛恨坑害病家的奸商药贩,于古运河畔的嘉兴开设“兰台药局”。其“乾隆年间老店”的招牌名号不衰。

民间传说一农妇生有一体无完肤的婴孩,其父疑为畸婴,欲弃之荒郊。徐灵胎得知后,在病婴身上撒以糯米细粉,敷以柔绢,外覆细土,内服丹药。数日后,婴儿肤生。

徐灵胎医术高明,乾隆皇帝两次诏请他进京疗病。有医书《兰亭轨迹》传世。他还工文辞,晓音律,与文学家袁枚交好。袁枚晚年定居南京,左臂罹疾,伸展不利,慕名到画眉泉寻徐求治。徐、袁二人相见恨晚,徐慕袁之诗风高雅,留谈数日,悉心医治,并赠与丹方。后徐病逝于赴京为乾隆治病的途中。袁书《徐灵胎先生传》以志哀。

徐灵胎擅长以脉象测知人的生死。自己在临终前查觉劳病难医时,写下墓联:“魂返九原,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后人又将其自撰的另一联句刻于墓碑,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松风处士坟。”

柳宝诒收徒

清末苏州名医柳宝诒在江浙一带颇享名气。他早年悬壶乡里,著书收徒,门庭若市。晚年辞收徒弟,专事诊务,为病家称道。时有一儒生名金兰升,因屡试不第,愤而学医,慕柳宝诒之名,登门拜师。柳称年迈,相辞不应。

一日,柳氏到城外茶肆游访,金兰升跟随而至,上前参拜柳师,恳陈学医志向。柳氏婉言相劝:“余垂垂老矣,不能误人子弟。医者仁术也,古人称‘不为良臣,宁为良医’,这是人在世间崇高之责;而真成良医者,乃世间少有。”兰升听罢,感慨万端,遂挥毫赋诗一首,呈于柳氏面前,诗曰:“廊外闲游眺,春风乐迎送;时得花作态,在野草无名。旧事空惆怅,新诗写性情;欲消尘世虑,柳下独听莺。”柳宝诒悬书细看,见其书法挥洒,诗中末句“柳”字寓意深厚,便连连点头,嘱其择日赴江阴一晤。

后金兰升在柳宝诒先生门下苦研医道,成为擅治疑难杂症,技艺超群、医德高尚的名医。

天医峰·药山·药市街

苏州西南郊七子山上,有座“天医峰”,早年有杏林佳话流传。十八世纪末,有一顾姓医家在山村悬壶为远近百姓医伤治病。经年历久,顾氏医术代代相传,成为医学世家,因其医道精湛、疗技娴熟、手到病除而誉满苏州,病家皆以“七子山顾”称之。后顾氏医家于苏州城内挂牌题庐:七子山天医峰顾。在医家众多的苏州街巷行医著书。

现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十九世纪上半叶顾德昌、顾德华兄妹。兄德昌,字庭纲,精内、外科,尤擅内科杂症。后人集其医术编有《顾庭纲医案》八卷。妹德华,字鬘云,道光年间人。知书达理,精研医术,专内、妇科,病家常远道登门求医,络绎不绝。她逢症必细查慎审,著有《花韵楼医案》一卷,后编入珍本《医书集成》,得以流传后世。

自古以来,苏州城郊众山不仅景点颇多,而且出产名贵药材。虎丘山因盛产珍奇药材,曾被称作“药山”。丰富的药材资源,使苏州历史上医药业鼎盛,朝野称誉。

在苏州城内水陆要道古胥门一带,宋时有“药市街”。古胥门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给药材的采集、贩运大开方便之门。苏州城郊大山小岭盛产药材三百余种,山岭附近的大多数农民都以采药、贩药为生。明代苏州城内设有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办药材的机构——太平惠民药局、济民药局,专司药业事务。明代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鳌在药市街建造府宅,遂将此街改名“学士街”。但昔日药市街的医风药迹,仍在民间流传。

雷允上中药店

苏州阊门内雷允上中药店,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齐名,为我国三大著名国药店。店堂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由雷允上创办,名“诵芬堂药铺”。雷允上(1696—1779),原名雷大升,别号南山,苏州府长洲县人。其父官居内阁中书、军机章京之职。他幼年喜读医书,后游历名山,采药于燕齐山川。乾隆元年(1736),被荐为博学鸿儒,无意仕途,拜苏州名医王晋山为师,习医研药,著有《金匮辨正》、《丹丸方论》等医书。在“吴门医派”的影响下,效仿东汉韩伯林“采药名山,卖于长安”的古风,以“行医扶病、卖药救命”为本,在苏州阊门内青诸苍天库前周王庙弄口,开设诵芬堂药铺,自制丸散膏丹。雷允上歧黄之道,精湛入微,行医制药四十五年,八十四岁时无疾而终。其后人相继以医药为业,辗转苏、沪一带,历经沧桑,创下老字号名店。其传统成药六神丸,“甚有神效”,誉满全国。该药创自雷允上后人雷纯一之手,标名“九芝图”牌;“六神丸”药粒微如芥子,选用麝香、西黄、蟾酥等六味中药合成,有镇痛、消炎、解毒之功效,主治邪毒烂喉诸症,兼治疔疮乳痈等。

店铺原为前店后坊,几经搬迁。1934年于老铺东壁兴建三层水泥高楼。又扩建为苏申四家,即苏州老店及上海南号、北号、北支号四家。现百年老店已发展成设备精良、规模宏大的中成药制药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