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合肥之旅·合肥·二水相合“铁庐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煌煌荆楚吟·合肥之旅·合肥·二水相合“铁庐州”

合肥,地处安徽省中部,商代名虎方,西周称夷虎,属古庐子国。秦时属九江郡,汉代置合肥县。东汉刘秀曾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东汉末年,曹操派大将张辽、乐进等镇守合肥,此后合肥一直是郡、府所在地,隋代改为庐州,与合肥县同治。

“合肥”由来,《通鉴地理解释》云:“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肥水源出良余山(即今合肥市西南的紫蓬山),北流20里,分道两条,一条向东南流入巢湖,一条向西北流入淮河,一源出二水,足见其水量很充足,故名肥河,合肥县城位于肥水之滨。

合肥雄踞江淮之间,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读史方舆纪要》称其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故中原得合肥,则能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三国时,魏王曹操把合肥作为南进的前哨阵地,四次从这里南下巢湖。东吴为问鼎中原,也数次攻打合肥,终无建树,留下教弩台、逍遥津等多处战争遗迹。南宋时,金兵攻合肥,被岳家军副统帅牛皋击败。

合肥城周围26里,高8.2丈,全部由巨型青砖砌成,城基宽达百尺以上。十里之外,便可望到城楼,为安徽境内第一大城,号称“铁庐州”。它肇始于汉代扬州刺史刘馥在水西门外所筑土城,梁天监五年(506年)因豫州刺史韦睿以堰淝水灌城而被毁。618年,唐太宗派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恭,在距汉城6里左右的淝水南岸,营建新城——金斗城,当时东西长不过二、三里,南北一、二里,其得名引自东汉王充《论衡》巢湖出黄金故事。南宋时,淮西帅郭振跨金斗河建“斗梁城”,奠定合肥城基础。1352年,元统治者为抵御农民起义军,征用一百七十多万人力,耗资十万贯,加固斗梁城。明弘治年间,挖西北护城河,向东修筑新城墙,其周长4706丈,宽4丈多、高2丈余,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将城全部改为砖墙。

合肥南北水路畅通,自古是皖中地区商品集散地。司马迁《史记》载,这里是皮革、水产、木材“输会”之地。那时,在金斗河两岸,茶楼酒肆鳞次栉比,货船、画舫穿行其间,十分繁华热闹。

合肥名胜古迹众多,古有“庐阳八景”,现今,著名的逍遥津公园、明教寺、包公祠被称为合肥三大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张辽威震逍遥津

逍遥津在合肥东北,占地38.7公顷,分东西两园,古为淝水渡口。东园湖,有两个湖心岛,据说较大的岛上有魏将张辽衣冠冢。三国时,曹操为巩固江淮,特将设在历阳(今和县)的扬州郡治迁至合肥,派大将张辽、李典、乐进驻守。东吴孙权也在巢湖修濡须军港,作为据点。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孙权趁曹操西征张鲁之机,亲率将士十万渡江,先后攻下历阳皖城,浩浩荡荡杀向合肥。当时,驻守合肥的魏将张辽只有七千人马,形势危在旦夕。张辽以攻为守,他挑选八百人组成敢死队,突袭孙权大营,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吴军胆颤心惊,血流成河。孙权仓皇避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吴军锐气大挫。十余天后,吴兵无功而撤。在逍遥津一带,又遭张辽伏击。孙权大败,单骑跃过断桥,方才幸免于难。此桥后称“飞骑桥”,为“三国遗址”之一。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张辽威震逍遥津”中,有诗记此事:“‘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心著鞭驰骏马,逍遥津上玉龙飞。”张辽因战功显赫,擢升征东将军,死后,曹操称其:“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后人为纪念张辽,在逍遥津公园建起了他的衣冠冢。

明万历年间,逍遥津被做过福建布政使的窦子偁占有,建“窦方伯别墅”,并改称“窦家池”。清初,一位姓王的翰林占据逍遥津,改称“斗鸭池”。光绪十八年,属地方士绅龚心钊,因他外号豆隐,逍遥津又形似豆叶,便谐音“斗鸭”,改为“豆叶池”。直至1949年,逍遥津仍为龚氏私产。

曹公教弩台

逍遥津公园旁,屹立着一座谯楼式庙宇,飞檐流角,赭墙雕栏,这便是唐诗人吴资所咏:“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的教弩台和明教寺。

教弩台又名“曹操点将台”,是三国时曹操南下攻打孙吴时点将练兵之处。台高5米,面积3700平方米,据《江南通志》载:此台“为曹操所筑,教强弩以御吴舟师”。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来合肥巡视,意识到要南下攻取东吴和守住江淮地盘,非有强大水军不可,而弓箭最能在水上远战中发挥威力。于是,率兵士堆土修筑教弩台,战时用于了望敌情,指挥作战,平时用于教五百强弓手操练射箭。夏日合肥骄阳似火,弓弩手顶日练箭,汗流浃背。于是曹操令人在台上广植松树,“岁月既久,柯化龙鳞”,成为松涛阵阵的荫凉之地,后人因地建“听松阁”。“教弩松荫”也列入古庐州八景之一。清沈湘农赋诗曰:“高台临雉堞,魏武此凭栏;何处寻遗镞,松荫一径塞。”

安徽合肥古教弩台

三国以后,教弩台沦为荒丘。南北朝时,台上建成铁佛寺。后来,笃信佛教的梁武帝饿死台城,铁佛寺随之颓毁。唐大历年间有人在台上挖出一尊高达1.8丈的铁佛,当地官吏趁机表奏朝廷,要求修建寺庙。唐代宗李豫下诏建寺,定名为“明教寺”。

该寺毁于清咸丰四年(1854)。光绪十一年,太平天国遗老通元和尚募缘修复。新寺竣工时,清末合肥三大狂士之一的王尚辰,撰联盛赞通元和尚:“弥陀其出家之雄,寓一念慈悲,直从剑树刀林幻来花雨。初地在上方尤胜,溯三分割据,历尽飙轮尘劫补种松荫。”辛亥革命时,明教寺遭抢劫破坏,有位赛陀和尚云游至此,见明教寺“苔生尘泉,草没僧寮”,发誓要修复庙宇,重塑金身。他“北走燕赵,西极秦陇”,募化达三年之久。民国十二年(1923),修复明教寺,自己也一病身亡。明教寺东南角有古井,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名“屋上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又名“高井”。井栏上镌刻着隶书:“晋泰始四年殿中司马侯胜造”,是公元268年的古物。俯身下望,井水清澈澄净,令人迷感不解的是,该井井水水位比地面水位高出许多。水质甘冽,四季不竭。井圈内深痕累累,系多年汲水所致。

包青天色正芒寒

合肥旧城南门东有清溪名包河,其得名与包拯有关。包拯(999—1062),字希仁,谥孝肃,北宋庐州人。仁宗时,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官至枢密副使。他一生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历来被誉为清官,尊称“包公”,俗称“包青天”。其事迹,在《宋史》、《孝肃遗事》中均有较详记载。后人通过杂剧、话本、小说等文学样式,更把包公塑造成“廉洁奉公”、“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正直之神”。相传,包拯为宋仁宗找到生母李太后,仁宗十分感激,欲将半个庐州赐予包拯。包拯坚辞不受,最后要了一段护城河——包河。

包河有鱼、藕。包河鲫鱼是黑脊盖子,象征包拯铁面;包河藕无丝,故合肥有“包河藕——无丝(私)”之说。

据清代李恩绶《香花墩志》记载:“包河之中香花墩,为包拯读书处,亦称包公墩。墩上有包公祠,祠东有包公井、流芳亭。”包公祠,初建于明弘治年间,后知府宋光明改建成包公书院。清嘉庆六年(1801),合肥知县左辅重修,始具规模。太平天国时,包公祠毁于战火。光绪十年(1884),李鸿章筹措白银2800重建。传说祠堂落成,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但其兄李瀚章捷足先登,在中心位置横梁挂上“色正芒寒”横匾。李鸿章无奈,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立于祠后。

包公祠为四合院建筑,门顶上悬隶书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人家”;东西两侧门,分别题额曰“顽廉”、“懦立”。进门为一天井,东西两院陈列包氏族谱,以及从包公家族墓葬中出土之文物。祠堂横梁悬有“节亮风清、色正芒寒”、“庐阳正气”匾额。右壁嵌有石刻包公像。石质黑亮,表现出包拯脸黑心正的青天形象。此像乃晚清一安徽学使,请人以包拯画像为范本,临摹刻成。祠东有包公井,传说只有为官清廉之人方敢饮此泉水,否则便要头痛,故又名“廉泉”。井亭上有龙的浮雕,倒影井内,随着井水荡漾晃动,仿佛矫龙戏水,故又得“龙井”之名。包公祠西厢房有碑刻包公《家训》道:“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清康熙进士宋衡《游香花墩谒包孝肃祠》云:“孝肃祠边古树森,小桥一曲倚城阴。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