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陕北之旅·药王山·青山祭药王耀县有碑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赫赫三秦魂·陕北之旅·药王山·青山祭药王耀县有碑林

耀县城东1.5公里的药王山,本名五台山,这里传为药王孙思邈隐居之处,人们为纪念他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改五台山为药王山。(唐时名“磬玉山”,宋、金、元、明各代均称五台山。)药王山海拔1100米,由五个山顶如平台的小峰峦组成,高而无险。明末乔世宁所编《五台山志》载:“五台各有专名,东曰瑞应台,南曰起云台,西曰升仙台,北曰显化台,中曰齐天台,五山对峙,顶如平台。”直到清代的一些石碑,仍称此山为五台山,药王山之名当为民间所传称。

孙思邈与药王山

五台山之被称为药王山,与隋末唐初大医学家孙思邈密不可分。孙思邈为京兆华原(今耀县)人,从小体弱多病,十八岁时立志学医,精通医术,朝廷多次征召而固辞不受,隐居民间,为百姓解除疾苦。他还广泛涉猎经史百家,对道家学说深有研究。他总结唐以前的医药知识和自己的行医经验,写成《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两部著作。《五台山志》载,孙思邈曾隐居于山上的显化台(俗称太玄洞)。他死后,人们怀着无限敬意修庙立碑,以为纪念。宋、金以来统治者也屡加褒崇,尊孙思邈为“妙应真人”,敕其祠为“静应庙”。明穆宗隆庆六年将孙思邈所著药书,刻于五方石碑,置于山上。大概从此之后,人们祈祷医药,抄其药方,把孙思邈奉为药王,五台山也就被称为药王山了。民间相传因他揭皇榜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唐太宗盛赞他“真乃药中之王”,药王之称自此始。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山上有祭祀孙思邈的盛大庙会,山上的药王大殿打扫一新,张灯结彩。附近四方群众扶老携幼,带着供品香烛、布施匾联,前来朝拜药王。有抽签问事的,有求药治病的,有还愿谢神的,有祈求福佑家人平安的,也有专来朝山拜神的。庙会为期十天,其间还唱大戏六天,二月十一日最后一天晚上则通宵达旦地演一晚上“天明戏”。相传庙会结束后,十二日这天每年总要多少落些雨,叫做“洗山雨”。

《千金宝要》与《海上仙方》碑

药王山保存有不少与孙思邈有关的石碑,其中以明刻《千金宝要》和《海上仙方》两碑最为著名。《千金宝要》碑摘录了孙思邈所著《千金方》的重要部分,共有阴阳两面刻的碑石四方。《海上仙方》一碑,阴阳两面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枕上说》,第二部分是《养生铭》,第三部分是各种病症单方。

关于《千金宝要》石碑的来历,民间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药王晚年一直住在五台山的太玄洞,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药王想:我百年过世之后,人们生病了找谁去看呢?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请来石匠,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珍贵秘方、验方全都刻在一个大石柱上,并注明每个药方所治的病症。大石柱刻好后,药王让人们把它立在五台山上。药王去世后,人们看病就到山上的大石柱上对症查找药方,药到病除,就像药王在世一样方便,人们亲切地称大石柱为“石大医”。

《海上仙方》这部药书,民间相传为龙王报恩所赠。有一年春天,龙王三太子化成一条小白蛇在海滩上玩耍时,被一群玩童捉住打伤,幸遇孙思邈相救放回水中。龙王为了报答孙思邈,请他到龙宫作客。龙王送给孙思邈金银珠宝,都被一一谢绝。正当龙王左右为难,不知道该送什么东西才好时,三太子想起了龙宫中秘藏的《海上仙方》,冒着天帝的违禁,送给了孙思邈。

耀县碑林

药王山北洞陈列着有“耀县碑林”之称的八十三件历代石刻。这批石刻的汇集是从清末开始的,当时县城外东南角被山洪淹没冲毁的广园寺中的两尊造像碑,因河水冲刷而显露出来,当地百姓将其移入县东门内的小庙里。清宣统初年,耀县高等小学堂堂长任师竹在县西文家堡发现“张僧妙法师碑”,遂移于学堂内,以后又将陆续在河床内发现的造像碑也移了过来。1935年耀县乡绅雷天乙,将县周围所有寺庙的各种碑石,连同小学堂的数块,集中于县内西仓,命名为“耀县碑林”,当时在全国也颇有名气。现在原碑林内的所有碑石都迁移到药王山。这批石刻中最珍贵的有“张僧妙法师碑”、“姚文迁造像碑”、“正光造像碑”等。“姚文迁造像碑”即数十年来风传全国的“姚伯多造像碑”,刻于魏太和二十年,高1.4米,上有刻像七尊,供养人六人,碑右侧刻有“道民姚文迁供养”的题名,背部及两侧下部均有刻字,雕法古朴浑厚,书法遒劲有力。“正光造像碑”高1米,头已残缺,从下剩部分看上面雕像系一佛一僧,碑上文字较多,堪称北魏书法的典范。这些造像碑的年代从北魏至唐,为研究佛教的发展与石刻雕法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