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梦·京城之旅·雍和宫·郁郁乎,雍和宫
雍和宫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宫殿式寺庙建筑,既有宫廷建筑的华美、规制,又具藏传佛教建筑的奇丽、神秘。
宫殿式寺庙
根据清代王府建筑规制,以康熙四十八年改建的雍亲王府为基础的雍和宫,可说是皇宫的简化和相应缩小。
在雍和宫几百米长的中轴线上,布置了七进院落和殿堂,它们是: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其中天王殿是原雍亲王府的府门,称雍和门。雍和宫是原雍亲王府的银安殿,是雍亲王允禛在府里升殿受朝贺的地方。从天王殿到雍和宫正殿的露阶前,还有一条砖砌的甬道,叫“仪路”,相当于故宫里从乾清门到乾清宫丹陛阶前的“御路”(也称“天桥”),只是两旁没有白石栏杆,是用来摆列亲王仪仗的。永佑殿原为雍亲王府的后殿,名为正寝殿,是允禛的外书房兼外寝室。雍正十三年雍正暴亡西郊后,曾停灵于此,第二年更名为神御殿,成为清帝供祭先人的影堂。乾隆九年,雍和宫改喇嘛庙时,乾隆将它改名为永佑殿,意为永远保佑雍正的亡灵平安。法轮殿原为雍亲王妃的寝殿,面积并不大,乾隆九年仿故宫“雨花阁”对之进行了改建,成为全庙喇嘛集中念经的地方。万福阁原址是七间观音殿,乾隆十八年才建起这座万福阁。除正路主殿外,每进院落都有东西配殿,宫东还有一书院,里面有平安居、如意室、太和斋、海棠院、花园等,院内树石丛杂,假山环绕。雍亲王府的规制沿袭了我国传统的“前朝后寝”式布局,外朝部分规模宏大,内廷则相应缩小,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形体上,均为单檐歇山式屋顶,装饰与色彩上均为红墙、红柱、绿色琉璃瓦屋顶,整个建筑和谐、对称、华美。
乾隆九年,雍和宫得以大规模地改建。改建后的雍和宫在原有的宫殿式建筑基础上,又增加了藏式风格。例如法轮殿就在殿顶建了五座天窗式的暗楼,每座暗楼上又建起一座镏金的铜质宝塔,并悬挂有许多铜风铃。万福阁则是辽金时代风格的建筑物。从外表看,它是一座三层高楼,而阁楼里面却是一座没有楼板相隔的通体高阁。我国古代建筑多以群组方式横向发展,呈现出一种横平线条的构成特点。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式佛塔,才开始有竖向构图,在此影响下,建筑组群出现横竖结合的布局。我们从雍和宫的建筑中也不难看出佛教的痕迹。万福阁的两翼,还各有一座上下两层的楼房,左边的名“永康阁”,右边的名“延绥阁”。两阁均独自屹立,中间由“飞虹”和“天桥”,把万福阁与永康阁、延绥阁从空中连在一起,成为一座笔架形的大建筑。这种“飞阁”、“复道”的建筑,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秦之阿房宫和汉之未央宫:“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辇路经营,脩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班固《西都赋》)。但现在,除雍和宫外,就只能见之于敦煌的壁画中了。雍和宫这些独具特色的殿宇建筑,加上宫内随处可见的佛像、法物、供器等,使雍和宫独有了一种奇异的情调。清代文人曼殊震钧在《天咫偶闻》中盛赞雍和宫:“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
地势缘何步步高
雍和宫的建筑令人称奇,这“奇”包括“奇美”,也包括“奇异”。奇异之处在于:假如我们从侧面观察,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楼六进高大的殿阁,自南向北,沿水平线渐次升高,到最后的绥成楼,楼基已经比天王殿高出一丈九尺了。倘使站在万福阁顶纵目远眺,则雍和宫的建筑拾级而上,层层增高,如同七级浮图。而宫墙外,雍和宫的基址又是很平坦的。允禛为什么要把他的亲王府垫成这种南低北高的地势呢?
相传允禛为夺取皇位,豢养了大批特务、爪牙,为了掩人耳目,便于往来,他在府内修了一条地下通道,因此,才将雍和宫加垫成这种南低北高的地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允禛迷信“风水”有关。那时北京有一句居房择地的谚语“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认为住在庙后或庙右都不吉利。而允禛的贝勒府刚好在柏林寺的右侧,他认为只有将府第的北部加高,居高临下,雄视柏林寺,才能改变“风水”,给自己带来好运。
辇道·佛仓·连房
从雍和宫正牌楼门向北,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院北是昭泰门。从牌楼门到昭泰门,有一条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40米,方砖铺砌而成的甬道,称辇道。在清代,每逢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忌辰、五月夏至、八月十三乾隆皇帝诞辰时,清帝都要到雍和宫行礼祭祖。五月夏至还要到乾隆的影像前供上新麦,叫作“荐新”。届时,辇道两旁,蒙、藏活佛、喇嘛、王公大臣都要跪在地上迎接,而这条只有清帝才能在上面行走的辇道,一年之中也只有这么三天才能派上用场。
在辇道的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小门,里面的套院叫作佛仓。佛仓是蒙、汉两种文字合璧的名词,是有呼图克图名号的大喇嘛的行馆。古代,通常把有呼图克图名号的大喇嘛称作“佛爷”或“活佛爷”,而把他们的住宅称为“佛爷仓”,简称“佛仓”。“仓”是行馆的蒙古语译音,且含有尊敬之义。辇道东西共有四处佛仓:阿嘉呼图克图佛仓、洞阔尔呼图克图佛仓、萨木萨呼图克图佛仓和诺门罕呼图克图佛仓。雍和宫东花园内另有三处佛仓:土观呼图克图佛仓、济隆呼图克图佛仓、果蟒呼图克图佛仓。其中以阿嘉佛仓最为气派,共有瓦房八十八间,且有走廊相连。
所谓连房就是一些通脊连檐的房屋,连房是雍和宫喇嘛的宿舍,位于昭泰门辇道的东侧。雍和宫连房分东、中、西三路,每路又分十连,三路共三十连,有近四百间瓦房供喇嘛们居住、生活。
钟楼·鼓楼·嘛呢杆
雍和宫钟楼、鼓楼位于昭泰门内东、西两侧,始建于乾隆九年,描金绘彩,外带回廊。
东侧钟楼内的大铜钟,为明成化二十年(1484)制品,每日清晨喇嘛们集合上殿时,均要敲打。相传每次敲一百零八下,意为“敲去百八烦恼,得一身清净”。
西侧鼓楼内设有一面大法鼓,是清代之物。这面大鼓平时不能使用,必须等到清帝进香拜佛、重大法会、日食、月食或达赖、班禅大师来庙讲经时,方能击打。
雍和宫正殿外丹墀阶下左右各有一个白石墩,墩上竖立着佛教所称的“嘛呢杆”,顶上悬挂着“嘛呢幡”,幡上绣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六字真言被认为是经典的根源,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功;“嘛呢”,表示“宝部心”,梵文意为“如意宝”。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表示“莲花部心”,梵文意为“莲花”,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意谓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佛教主张信徒应循环往复持诵思维,念念不忘,这样能积功德,“功德完满”方可解脱。
有趣的是,在创兴佛教的古印度,从来就没有立杆挂旗的制度,在寺庙中立杆挂旗,是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情。中国的寺庙乃是仿汉代官衙的规制,而非取法于古印度,因此中国的寺庙大门内也就多了两根旗杆。喇嘛教是由印度直接传入西藏的“藏传佛教”,没有立旗杆的制度,而是在大殿前面左右各竖一“嘛呢杆”,上悬“嘛呢幡”,以“驱邪镇魔”。
御碑亭·四体碑亭
在钟、鼓楼北面,有两座对称的黄瓦碑亭,因上面刊刻着乾隆御笔的雍和宫碑文,故称之为御碑亭,也叫“四体两统碑”。所谓“四体两统碑”指的是将一篇碑文译成四种文字,分别刊刻在两座碑石上面,每座碑石上刊刻两种文体。御碑亭内各有一座高5.9米的石碑,碑身镶嵌在一个精雕细刻的龙头龟身的动物赑屃背上。
东碑亭用满文、汉文镌刻,西碑亭用蒙文、藏文镌刻。此碑文于乾隆九年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刊刻,是乾隆皇帝撰写的一篇雍和宫志,概述了雍和宫由亲王府到喇嘛庙的发展过程及改喇嘛庙的原因。
四体碑亭位于雍和宫正殿前面的甬道上,亦是一座黄瓦碑亭。里面矗立着高6米的巨大方柱形碑石,四面分别用四种文字(满、汉、蒙、藏)刻着乾隆皇帝所写的《喇嘛说》。《喇嘛说》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藏传佛教的来源和发展;二是他信奉黄教的真实用意;三是“活佛转世”的由来、弊端及对之的控制,是我们今天认识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重要历史文献。
这座四体碑没有赑屃驮,碑顶也没有龙钮,而是一个精雕细刻的大宝盖,且四面均刻有经文,不同于一般的石碑,它叫“石幢”。石幢一般为方体石柱形,幢顶宝盖乃仿照旧式仪仗中的幡幢。在清朝的典志中,一般都用碑记载,不作详细的区分,因而也就更名为碑了。
鱼龙变化盆·夏朝冠·三光毯
在法轮殿五百罗汉山前,有一个金丝楠木雕成、外表贴金的木盆,叫鱼龙变化盆。盆的四周雕刻着水涌浪卷的波涛,水浪相击,翻卷出盆沿,澎湃磅礴。在翻卷的水浪中,浮雕了四条跃动的鲤鱼,其中一条,独占了盆的一面,鱼身龙头,翘首出盆口,盆的另一面,是一个天真的婴儿,脑袋探出盆沿,身体则拥抱着这一切。整个盆的雕刻造型优美,气势飞动,想象大胆,出神入化。
此盆又叫“洗三盆”,是乾隆皇帝降生后,“洗三”用过的盆。“洗三”是一种民间风俗,意谓小孩出生后三天洗澡,可以吉祥幸福,长命百岁。后来,雍和宫喇嘛在盆里盛上金银元宝、五谷杂粮,象征聚宝盆。
戒台楼的展品陈列室中,有一顶乾隆做和硕宝亲王时所戴的夏季朝冠。在清代,皇帝死后,朝冠要一同殉葬。而这顶夏朝冠又是用草、藤丝、竹丝等制成,难于保存,因此十分珍贵,乃绝无仅有的珍品。
三光毯原在永佑殿内,现陈列在戒台楼。所谓“三光”指的是日、月、星辰三种光彩。这种地毯原产于甘肃祁连山一带,是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中东和世界的毯中精品。雍和宫三光毯长2米,宽1.5米,天蓝底色,中间的图案是一轮红日和洒下银光的皓月,四周缀以淡黄色的星星,是世界仅存的孤品。
其他像天王殿后鳝鱼青色的古铜鼎、万福阁内有着亿万年历史的古生物化石“凤眼香”等都是稀世珍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