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安顺之旅·阳明洞·洞古山深含至乐
在修文县城东约1.5公里的龙冈山上,有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原名东洞,人称“阳明洞”或“阳明小洞天”。洞从山腰开面,洞口朝东,洞厅前后两进,面积约90平方米,是王阳明当年居住和创办龙冈书院的地方。
王阳明,名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年轻时曾隐居在绍兴的阳明洞,自称阳明子,故人们叫他王阳明,二十七岁中进士,任南京兵部职方主事。明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排除异己,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逮捕入狱,王阳明上书营救,触怒刘瑾,被谪为龙场驿(今修文县城)丞,正德三年(1508)抵龙场。“初居无室,居龙冈丛棘间,迁于东峰石穴,即阳明洞也”。王阳明是个心性豁达的人,一个既暗且湿的山洞竟使他又惊又喜,艰苦的生活条件反而成了他砥砺学问、著书立说的动力。他经常端坐洞中默记旧日所读诗书,总结心得体会,苦苦思索,孜孜探求,终于“悟”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真谛,从而确立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撰写了《居夷诗》一卷、《五经臆说》四十六卷、《杂著》二十三篇。后来,“龙场民悯其阴湿,相与伐木,作室于丛棘之右,名曰‘何陋轩’”。(明代曹学佺《贵州名胜志》)室名为王守仁亲取,出于《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守仁在这里穷且益坚,随遇而安。他曾作《龙冈漫兴》抒怀:“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陋有,身虽吏隐未忘忧。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拟把犁锄从许子,漫将弦诵止言游。”
在这期间,王阳明还设坛为远近山民子弟宣道讲学。他以古洞为校舍,办起一间“山洞书院”——龙冈书院。他制订学规,要求学生以“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作为准则。他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他除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外,还教音乐,带学生做游戏,寓教于乐。他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认为,“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因是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王阳明的教育活动对当时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年后,即1510年,王阳明离开龙场。
明清以来,阳明洞一直为人们所景仰。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龙冈书院被改建为“王文成公祠”,其他建筑物也一再翻修,增添房舍,广植花木。今天来到阳明洞,穿过高耸的门楼,可以看到翼角高翘、四面环廊的房子,那就是“何陋轩”。轩内的墙壁满是清代名宦的刻石,内容均为辑录王阳明记述龙冈的诗篇和文章。其中乔用迁的手录《玩易窝记》字体由颜体化出,自成一格,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何陋轩右侧下方,是“阳明小洞天”,刻在洞顶的“小洞天”三个字是清代云贵总督李星沅的手迹。这里小洞连大洞,大洞顶刻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题的“阳明先生遗爱处”。洞中十分潮湿,石钟乳滴下的水珠打湿了满洞苔藓,王阳明在他的诗中曾这样描绘:“白云晚忆旧岩洞,苔藓春应遍石床。”洞外平台的右端,有两株相传是王阳明手植的柏树。继续登高,可见一座双层攒尖顶的六角亭,传说为当年王阳明抚琴赏景处。亭前立有清云贵总督贺长龄手录王阳明《君子亭记》。亭周围原遍植茂竹,王阳明认为竹有君子之德、之操、之时、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亭前有古梅一株,据说为王阳明手植。亭岩壁下有蒋介石的题刻:“知行合一”。君子亭对面的“王文成公祠”正殿塑有王阳明坐像,大门石柱两边镌有楹联:“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张学良曾被拘禁于祠里东配殿楼上约三年。
王阳明的学说在国外、特别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有人曾记述王学传入日本的情景:“盖王学传于日本,日出之乡莫不精究良知之理、知行合一之用。其后一战胜俄,西乡大将军等多有佩‘一身低首拜阳明’印章者,乃感文成之教能保其国,厥功伟矣……”光绪年间,日本东宫宗亲偕武官高山、金子等到阳明洞访问,并请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题诗一首:“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他们本想将此诗刻碑置于阳明洞,后因交通不便,来自日本的观光者不易追攀,改立于贵阳扶风山阳明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