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晋土·晋中之旅·野史亭·元好问筑亭修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厚厚三晋土·晋中之旅·野史亭·元好问筑亭修史

在山西忻州市东南7公里处的韩岩村侧,有一座亭阁,叫“野史亭”。亭为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所筑。因元好问曾在亭中纂修金代历史,在元朝拒绝提供“金国实录”等资料的情况下,他四处搜集民间有关史料,历时二十年,写成了长达百万字的金史《壬辰杂编》,故自名亭阁为“野史亭”。亭为六角攒尖顶,古朴文雅,亭内正面嵌线刻元好问像,两侧有元好问亲笔书写的六种字体石碣四块。亭旁还有一座十分醒目的古墓,墓前石碑上刻有“诗人元遗山之墓”七个大字,诗人元好问就安息在这里。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祖籍就在山西忻州韩岩村(古称秀容)。先祖原系鲜卑族拓跋氏,北魏时改姓元。元好问七、八岁时就能写诗,曾作《箕山》、《琴台》二诗,一代文宗赵秉文见后,称少陵以后无此作,因而名震京师,号为元才子。元好问从小同情劳动人民,相传他在遗山读书时,忻州一带有个恶霸叫黄罗道,每年秋收时就随身带上红、黄、蓝、白、绿五色纸,见谁家庄稼长得好就将五色纸挂到谁家地上,凡挂纸的庄稼,就成了黄罗道的。元好问闻知此事,十分气愤,想了个办法,让家家户户地里都挂上五色纸,使黄罗道无可辨认,只得悻悻离去。至今忻县农民仍保留着在庄稼上挂五色纸的习俗。

元好问三十二岁中进士,曾在河南等地任县令,目睹黑暗的社会现实,写下了一些现实主义诗作,如《秋蚕》、《虎害》、《驱猪行》等。1232年,蒙古兵攻陷洛阳,三年后金朝灭亡,诗人深感国破家亡的痛苦,写下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成为辽金诗坛最杰出的作品。后来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的元好问,自觉复国无望,便拒绝在元朝作官,归隐故乡。其间写下了不少述怀、咏晋、写景之作,大多言情抒愤,诗风沉郁悲壮。在故里秀容韩岩村,诗人埋头于金史著述,并建起了这座寓意深长的“野史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