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赵歌·天津之旅·天津·众教交汇
历史上南北漕运及海运的沟通,使天津成为各地航运货物的集散地,并因此使海河两岸地区融汇了南北文化及外来文化,因此随着人口的迁徙和海陆交通的不断发展,各种宗教文化便在天津地区立地生根。
玉皇为道教的最高神祗,昔日三汊河、海河之畔有明初所建玉皇阁。今仅存清虚阁,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凭栏远眺,中设神龛,供玉皇铜像一尊。“玉皇阁”因之得名。
在天津旧城西北角大丰路东侧,有一处簇立着五个攒尖楼阁的古建筑群,此即为天津最大的清真寺,因其规模大于市区其它清真寺,故又称清真大寺。大寺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后嘉庆、咸丰、光绪及民国年间又多次重新修葺。整个寺院由照壁、门厅、礼拜堂、阿訇讲堂、耳房和跨院等组成,寺内的装饰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不使用偶像和动物图样,一律施以花卉植物和几何形图案,民族宗教风格鲜明突出。
殿宇崇深、庄严肃穆的大悲院坐落在天津市内河北区天纬路,为天津最大的佛教寺院,由东西两院组成,占地10600平方米。西院建于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由名僧世高倡议,天津卫守备曹斌捐资修建,因供奉一尊高3.6米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故称大悲院。东院是1946年由大悲院主持倓虚法师募款扩建的新庙,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等组成。清代的大悲院佛事频繁,香火旺盛,清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僧学文法师主持的“三坛大戒”,受戒僧尼多达一百余人。1945年,三藏法师的灵骨几经辗转,被迎至大悲院供奉。后应印度政府之请,将法师灵骨送往印度烂陀寺供奉。
随着近代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和渗透,作为欧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也以各种传播渠道进入中国,并逐渐深入巩固。
在现天津南京路和滨江道相交处,耸立着高大雄伟的老西开教堂。1916年初建时称圣味增爵堂,代替望海楼教堂成为法国天主教天津教区主教座堂,后又改为圣约瑟堂。但因其坐落于原是墙子河南岸的老西开地,故一般称之为“老西开教堂”或“法国教堂”。
教堂石砌基础,平面呈“十”字形,正面三个塔楼,前后排列,为典型的罗曼式建筑。教堂大厅作通廊式,正中为主祭台,对面为唱经台,四壁悬挂耶稣14处苦难图。教堂外有圣母显圣的路德山,花木扶疏。整个建筑庄重典雅、肃穆恢宏。
1916年教堂建成伊始,法国驻津领事便向中国政府要求四十八小时内割让老西开,随后又将中国警察缴械、拘禁,并武装占领了老西开。10月25日,天津各界人民八千人聚会,通过了抵制帝国主义的六项决议,接着法租界内的中小学师生罢教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纷纷上街游行抗议。在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冲击下,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陈锦涛被迫辞职,老西开事件的制造者、天津教区主教杜保禄也在一片声讨当中逃离了天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