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自古出仙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自古出仙人

庐山云雾缭绕,山深谷幽,登山如升仙,历来以庐山为仙人所居。世传殷周之际之仙人匡俗即是在庐山得道成仙的。又传说周武王时的方辅先生曾与春秋时的李聃跨白驴入山,炼丹得道。老子为道教太上老君,其仙迹当甚神秘。香炉峰以北之洪井山,为中国著名道教炼丹家葛洪开井炼丹之处。以后的东晋仙人许逊、吴猛、郭璞等人的飞船也曾跌落庐山,成为“铁船峰”一景。刘宋时著名道士陆修静建了庐山最大的道观——简寂观。唐宋最壮丽的道观——太平宫,相传为“九天使者之宫”,乃唐玄宗所敕建。在屏风叠附近,唐代女道士出家者不少。庐山仙人洞是著名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过三关修炼得道之所,至今犹存。访仙亭则为朱元璋派人访问助他作战的癫仙不遇而建立的,朱为此写有长文。

葛洪炼丹处

庐山香炉峰之北,东牯山西北有洪井山,是著名炼丹家葛洪开井炼丹之处。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江苏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道士、医学家、炼丹术家。少好神仙导养诸法,为葛玄的重孙,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曾为参军等官,因有功而赐爵关内侯。著有《抱朴子》、《神仙传》和《金匮药方》(一百卷,后节略为三卷《肘后备急方》),此外还曾托名刘歆写《西京杂记》。其《抱朴子》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他将道教理论加以系统化,并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认为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反对玄学清谈。在内篇中讲了具体的炼丹方法,集魏晋以来炼丹术之大成。幻想服用仙丹长生不老,当然是荒谬的,但在炼丹过程中,葛洪记录了许多化学变化的过程与结果,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所贡献。有科学史家评论说,炼丹术即现在化学的先驱。葛洪在庐山的洪井山下和杭州葛岭山都建有“抱朴庐”,筑丹台,开丹井,悉心炼丹,运用了战国以来的炼丹方术,并与中草药研究同时进行,从而对中医学也作出了贡献。

铁船金陵来

庐山牯岭西北,高耸的铁船峰与天池山并立如门。铁船峰为一铁青色悬崖,崖顶巨石如大船,故名。

相传这铁船自南京飞来。东晋永昌元年(322)大将军王敦想发动内战夺取晋朝政权,受到大臣许逊、吴猛、郭璞等人反对,王敦于是想除掉他们。他以赴宴为名请他们来为他解梦,说昨夜梦见“一木刺破天”是何征兆?许逊说其梦不祥,吴猛说:“木上破天,乃‘未’字,如动刀兵,未可轻举妄动。”又问郭璞,郭更直言凶兆,王敦欲杀之。许逊抛酒杯在空中化为白鹤,他们一人骑上一只飞到南京,想搭船回南昌避难,因风急浪大,只找到一只铁皮木船。吴猛驾船,令两只金龙飞托铁船,大家不能睁眼,当飞到庐山上空时,听到山顶树梢发出的沙沙声。庐山美景使他们情不自禁地睁开了眼,这一睁使二金龙飞走,铁船跌落山中。如今从龙首崖遥望天池云海,可见此顶风而行的铁船,明代人孙应鳌《铁船峰》诗曰:“庐岳高峰望不穷,二龙飞去铁船空。天风幸借扶摇力,吹入沧溟作钓翁。”诗人异想天开,想飞上船去钓鱼呢。

庐山道观之最

简寂观在庐山山南的金鸡峰下,为南朝刘宋时道士陆修静所建。此观规模宏伟,金宫玉阙,依崖六层,有道藏阁、礼斗石、听松亭、六朝松、捣药臼、放生池等许多景观。

陆修静(406—477),浙江吴兴人,刘宋时道士,字元德,谥简寂先生,宋徽宗封之为“丹元真人”。早年弃家修道,拒绝宋文帝之请,不进宫讲道而入庐山修炼。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奉命至建康,居崇虚馆广收道经,加以整理甄别,集经戒、方药、符图等各类图书共1228卷,分为“三洞”收藏,为道藏之始基。其《三洞经书目录》是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此外,他又编撰仪范、斋戒等书一百余卷,使道教仪式初具规模。461年他到庐山,在金鸡峰下筑庐,撰写道经,采药炼丹,静心修道,前后一共七年,467年应诏去建康(南京)广集道经,477年死于建康。临终前命门徒将他的遗体装入布袋,投入庐山旧居之山谷中。后葬于旧居崖下,俗称布袋崖。简寂观前有“出米洞”,传说观内一百多道人吃米均取自此洞,天天出米,有求必应。后因一贪心道人,取米到山外卖钱,便再也不出。

清代戏剧家李渔曾从杭州来游简寂观,听到老道慧通对他说了一段唐代会昌年间毁佛时的趣事。当时佛像毁光,只归宗寺留下了一尊铜佛,观内的道士悄悄将此佛像弄来,给他戴上道冠,供奉起来,“天尊原是一矣尼”受到多方指责。李渔听后,觉得甚为有趣,即题一联曰:《庐山自古出仙人》古诗句出处: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界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语,出我先师。



吕洞宾过三关

仙人洞在牯岭西北,距花径一里。传说唐朝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因而得名。

仙人洞是一个天然的石洞,开口于悬崖绝壁之上。此洞上方的岩石状如佛手,叫“佛手岩”,有南宋宝祐三年(1255)的摩崖石刻“佛手崖”三个大字。清嘉庆以后,才由道士改成“仙人洞”。洞外三尺即为悬崖,在洞旁不远处,一块长石横在悬崖之上,往外伸出一大段,叫“蟾蜍石”,石上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石上裂缝处有一古松,即是“石松”。毛泽东有诗写此奇景:“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洞下悬崖即为万丈深渊,乱云飞渡,云海茫茫,此景确实奇险。

仙人洞深三丈,深处有“一滴泉”,泉水下有池,围以石栏,刻有“洞天玉液”四字。洞内有石凿的吕洞宾神龛,吕洞宾的负剑石雕像挺立其中,此石制殿阁亦称“纯阳殿”。传说吕洞宾原为唐代蒲州永乐县人,避乱来庐山隐居,想修炼成仙,在此遇汉钟离,并欲拜他为师,钟离送他两口宝剑,说成仙不易,一要志坚勤练,二要专心无邪。吕洞宾立志修道,日夜苦练,三年来学得剑术不少。钟离又让他专心修炼,以找到长生木。吕洞宾到处奔波,一日在深山遇虎,急拔双剑,但剑已插入肉中,怎么也拔不出来,只好赤手空拳勇斗恶虎,终于将虎打死,扔下悬崖。吕洞宾又向前走去,见一深涧,上有小木桥,下为万丈深谷。吕走到桥上,忽然对面有一美貌女子也走上了小桥。二人相遇,桥窄不能过,那女子站立不稳就势倒在洞宾怀中,说愿以终身相托。吕洞宾连忙把她推开,她以跳涧相威胁,洞宾不为所动,以为如此女子,死不足惜,此女果然跳涧而亡。过了小桥,草丛中又窜出一条大蟒,口吐三尺长剑,张口而来。洞宾躲闪了一阵,只好拔剑斩妖。谁知此时双剑一拔就出,顺利斩除了大蟒。这时忽然传来“哈哈”大笑声,师父钟离站在面前,原来猛虎、女子和大蟒乃钟离所设之“三关”,考验他是否有道性、胆量和邪念,经过两次考验,才让他拔出钟离剑。师父告诉他,长生木就在此处,说罢乘风而去。吕洞宾低头一看,那大蟒已变成一根长生仙木,他连忙拾起,回佛手岩去了。从此他誓愿度尽天下众生方始升天。于是去佛手岩继续修炼,后来终于成了仙家。因久居洞中,故名“洞宾”。

一说有樵夫曾在仙人洞外观钟离与吕洞宾下棋,并参与鏖战竟日。“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十年”,他下山时妻子已变老妪,吃了他带回的仙果,才又变为年轻女子。

竹林寺飞天

在仙人洞北有一小路,竹林绝壁,崎岖难行。路侧悬崖漫布摩崖石刻,著名者有“竹林寺”、“梵音泉”、“云海”、“同舟共济”、“天在山中”等等。

传说“竹林寺”石刻即神话中的“竹影寺”之门额。耳闻木鱼声声,不绝于耳,其实这是路旁泉水滴于空石上的声响,如敲木鱼,故曰“梵音泉”。传说此处原有竹林寺,寺内有老僧,每天令小僧去三叠泉挑水。小僧见路上崖边有一紫兰色小花即将枯萎,即以水浇之,天天不断。不久,此花变一美女,身着紫兰色轻纱,前来道谢,说她即是小花所变,原为千年何首乌,如今叫何姑。于是二人说起身世,非常投合。如此天天幽会,有时回寺稍晚,老僧生疑,后探知其事,乃惩小僧不守清规。何姑前来相救,并向老僧告以真相。老僧暗以红线系其身,跟踪夜挖之,放在蒸笼内煮食,以便成仙。小僧上山,不见何姑,回寺后听到她的说话声,要他打开蒸笼救她。小僧于是打开蒸笼,救出了何姑。何姑将蒸锅水舀一瓢给小僧喝下,又将剩下的水浇在寺庙一周的墙根处。于是小僧与竹林寺均飞升上天。老僧急忙抓住寺门想跟着上天,摔下跌死。从此“竹林寺”即隐去,至今三叠泉边观音洞旁还有“竹影疑踪”石刻。唐刘长卿有《送灵彻归庐山》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即写此事。据说待夕阳西照之时,隐约可见空中的庄严寺院,并闻暮鼓钟声,此即竹林影寺。附近有访仙亭,亭下一石凌空,名“游仙石”。

访仙亭所访之人传说为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周癫仙。此仙少时曾患癫狂病,常杖瓢乞食,自号癫仙。朱元璋起兵驻南昌时,周癫仙口唱《太平歌》歌颂朱为“真命天子”,朱即携之随军作战,此人呼风唤雨,屡建功勋。后由南京乘舟以解南昌之围,行至彭泽马垱地方,见江豚结队戏水,周癫仙大呼凶兆,预言“水怪出,损人多”。朱元璋大怒,令人捆之扔入江中,翌日癫仙依然完好如故,朱无奈,乃将他放逐庐山。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回南京后,朱派人去庐山查癫仙下落。来人探知他在“竹林寺”,寻迹至此,乃知此寺为幻影。访仙不见,于是建一座访仙亭于此。

癫仙何往?人曰他已在仙人洞西南的锦绣峰乘白鹿升天而去。峰上有一台古名白鹿升仙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在此树一石碑,上建一石亭,即御碑亭,碑上朱元璋详述周癫仙事迹,此即有名的《周癫仙人传》,全文共两千余字,刻在高1.2丈、宽4尺的巨型石碑上。于此亭可远眺长江,近瞰东林寺与千佛塔,为庐山一景。

太平宫·九叠屏

太平宫在庐山西北麓,背倚老君岩,众山围屏,风景幽绝,唐宋时为庐山最壮丽的道观。传说开元十九年(731)八月廿一日晚,唐玄宗梦见一金甲神人从天而降,自称“九天使者”要明皇在庐山为他建一宫殿,以为上帝巡视人间善恶,五百年后将造福人间。于是唐玄宗令宫廷画师吴道子绘九天使者形象于纸上,放在后庭供奉,并写一“九天使者之殿”匾额,令江州刺史去庐山北麓建“庐山使者真君庙”。南宋诗人陆游曾参观过太平宫的白莲会。古太平宫有“宝石池”、“刘仙石”、“墨仙泉”、“咏真洞”、“大铁釜”(千人锅)、“玉衡”等名胜,惜毁坏,唯有“玉衡”现存庐山博物馆中。其为铁质观天仪器,炼丹时用以计时,亦可观窥星宿。

唐代道教盛行,不少人寻仙学道,避世出家。唐玄宗的宰相李林甫之女李腾空即在庐山屏风叠(即九叠屏)之北的寻真观出家。无独有偶,蔡侍郎的女儿蔡寻真,也同时上庐山学道,居屏风叠之南的昭德观。二人经常聚会,研习陆修静编纂的道教经典,并以丹药符咒为人治病。李白曾让妻子宗化向李腾空学道,德宗也下诏予以表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